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65925|回复: 2

云南昭通回族源流和陕西渊源(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4 22: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云南昭通回族源流和陕西渊源

                               (二)


四、清朝时期

      清代是昭通回族发展的关键时期。雍正、乾隆年间,回族通过军旅、屯田、经商和传教等途径进入昭通,来人之多,声势之猛胜过元、明两朝,出现了移入的第三次高潮。

       首先,回族因从军而移入昭通。

       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清政府在乌蒙、芒部两处实行改土归流,以满、汉地主阶级的流官统治来代替以土司、土目为代表的奴隶制或封建领主统治制。四月,御批鄂尔泰上报的改流方案,初定先从巧家动手,然后计及乌蒙,徐图镇雄,或者一举两就,或者出其不意,或者令二土府互相吞拼,然后翦除,达到“悉为归辖流官,其一切土目尽行更撤”(《世宗实录》)。谕令下,鄂尔泰采用“互相吞拼”的方案,重用“夷奸”土司之弟禄鼎坤作内应,并派遣威宁镇标中军游击哈元生为右翼,率兵两千多名,协同中军刘起元进剿。当时土司禄万钟年幼袭职,军权全操在叔父禄鼎坤手中,无力抗拒,先逃芒部,后与芒部土司陇庆侯企图逃四川,到石门关被擒,乌蒙、芒部两土府便全部崩溃。事平,刘起元虚报战功,哈元生也以“日踏三江、夜夺八寨”的“军功”进封安笼镇总兵。实际情况是哈元生为威宁游击,系河北河间回族,平素兵不满千,奉调后,为了凑数就在下坝、蔡家地、杨旺桥,马家屯等回族村寨召集回族子弟为临时乡兵,这些回族子弟平素就与乌蒙彝族有较多的经济联系,了解乌蒙内情,熟悉山道,加上乌蒙土司不战而走,他们便避实就虚控制了乌蒙,成全哈元生立了所谓的战功。雍正六年,哈元生赴新任,回族临时乡兵多半遣回威宁务农,少部分则服役于乌蒙镇,或者在威宁、乌蒙之间从事贸易,收牛购马。许多回民重新进入昭通,改土归流是一个契机。但是落籍乌蒙,甚至报领土地之事还未曾出现,从雍正五年到八年的短暂时间内,彝、回、汉各族的关系还是比较友好的。

       公元1730年(雍正八年),为戡定乌蒙起义,一部分回族将士又随哈元生进入乌蒙。起义平定后,这些军官“领土占籍,择取地方,悉得东、南、北一带高原”(《昭通县志•民族志》)即从桃源沿乌蒙山一直伸到大关的广大地区。

       比如李翠,为海子屯李姓四世祖,随哈元生将军前来平定乌蒙,“随营补授昭通镇标左、右营把总、千总、前营游府,奉满引见,授直隶紫金关参将,诰授武功将军。报领昭通八仙海,落户建宅,故称官厅。……分头落业于昭、鲁各地,繁衍至今”(《海子屯李氏家谱•谱序》)。《戛利德超祖父墓志》也说:“公讳翠,启唐公之长子也。启唐公由武举随营补授威宁镇右标千总,于雍正八年随哈老将军出师乌蒙……随师攻战,带翠于军前,翠先父尽忠疆场,损躯报国。翠蒙庙荫,报补威宁镇标把总,历陞昭通镇标前游府。”现在李姓子孙遍及昭、鲁各地。

       平定乌蒙时充任军官的尚有“蔡家地马”姓。该姓《起祖泽源公碑序》说:“雍正初年,乌蒙开辟,各祖后裔从军至昭,领照为业,遂家焉。”同治《鲁甸拖姑清真寺碑记》说:“先辈传言,雍正年间,乌蒙开辟,各姓祖人落籍于此,马氏祖燐灿、燐炽以举人随哈将军征平乌逆,落于此地。录正册、纳粮。”关于马氏,《大师马家谱历时系统图考》136页说:

       四世三祖公之琼,乃登先祖三子,生子五人,道称名门五桂:燐、灿、煐、煜、炽。灿公授正四品都司,辛卯科进士。灿、炽、二祖率各姓祖人建拖姑寺,煜、瑛、辉三人率各姓建撮落清真寺。

       这就是说一支落籍桃源拖姑,一支落籍今永丰布嘎,蔡家地马姓为昭鲁回民中望族。

马家屯马姓系明朝中叶随王骥南征而落籍于威宁马家屯巨族,清初移居昭通,《马家屯马氏族史资料》说:

       雍正八年,乌蒙作乱,五世侍卫将军马炳衢奉令随哈元生将军率三世祖玉杯、玉选、玉珍,四世祖中雄、五世祖天衢等族众,统带八十梁子(屯落)征剿叛逆。玉怀公功绩出众,封为千总,九年招安,十年太平,炳衢公即报领土地,落籍昭通小凤凰山。三世祖玉选公弃政耕耘,落籍鲁甸拖姑,玉珍公落业于山口子、玉佩公落业于大柳树,忠骥公落业于昭通小凤凰山。天衢公落业于鲁甸岔冲,玉怀公返祖茔。

      “统带八十匹梁子”,说明来征乌蒙的是各族乡兵,由汉、回、彝各族组成,结束,“弃政”即“复员”。

       军官中还有虎姓。《威宁烂泥沟虎姓家谱》说:

       清朝雍正年,乌蒙作乱,帝王又派贵州提督哈元生为师(帅),吾祖上弟兄七人同领兵征剿。平服后,领食邑之土地,今昭通东门外起,抵至白泥井、水塘坝一带,葫芦坪、元宝山、花鹿圈、鹿柴冲。

       今昭通守望乡,太平乡为该姓主要聚居地。

       因随军有功,后在昭、鲁报领土地的还有“陕西马”、客籍马和赛、锁等姓。

       清康熙年间,我高祖公马玉德中壬子科武举、在清朝供职。饬其子马公相乾同哈将军前往云贵效命。在乌蒙苦战数载,住鲁甸拖姑,娶蔡家地马姓祖婆,就此安家落户。(《陕西马家谱序》)

       盖闻吾之高祖马富,曾祖采林、祖父延瑚、延顺,自雍正八年凯旋,九年招安,人民稀罕,烟火寥落,奉拨下鲁报领田地。(《鲁甸牛头寨清真寺碑》)

       考我赛姓子孙,一支落籍石屏,清初开辟乌蒙,赛林公随军来昭,落业鲁甸,住地便以赛家营为名。(《赛姓赛家营支系族谱》)

       当时鄂尔泰征剿乌蒙,兵分三路,东川路由提督张耀祖指挥,所率系滇中一带兵员,其中也有回族兵丁,如赛姓就是。但不一定都是有军职。

       永清兄弟随同哈将军出力,报效有功,由昭通报(领)田地,奉终归主,葬朱家山。必选来小龙洞报领土地,生三子。……到大蒿地报领土地(《昭通大蒿地锁姓碑文》)。

       清朝雍正年间,移入昭通的尚有丁姓。据《丁氏族谱》称:原籍南京大梨树人。明太祖洪武初年,钦命敕封祖传宗为将军之衔,遂与弟传海二人领兵到云南,落籍宣威永安铺。军务毕,传宗祖授曲寻协,历任九年。传海一支迁入柳花村后失传。传宗回南京接发妻喻氏来滇,生一子名铎,及长成,授炎方汛官,妻钱氏生子七人:邱斗、邱明、邱明、邱红、邱辅、邱祖、邱珍、邱昌。移入昭通始末,《族谱》说:

       清康熙间,丁姓之后尚凤公移居威宁白土坎。雍正九年又来鲁择居盛化庄(即今岩洞丁家湾)。原配谢氏无后,继娶李氏祖母,生三男二女:长子天贵、次子天朝、三子天相。大贵公寿享百岁,号百寿公,二生文季、文成、文顺、文德,乾隆初,天贵子孙移居恩安(今昭通市)高桥之半边箐;十五年,文季、文林搬至江半坡,后散居桃源、龙头山等地。

       丁姓的有关资料完整的叙述了该姓迁移的过程,是研究昭通回族迁徙的重要线索,只是从事何种职业,凭什么落籍鲁甸问题没有交代清楚。但从移入的时间和地点、研究来看,也是从军来的。

       今昭通地区回族,据《昭通回族社会历史资料》统计共有70姓;《昭通市回族志》(初稿)统计,共有83姓;《鲁甸县回族志》(初稿)统计,共有70来姓;《鲁甸县志》统计有83姓,《昭通地区志》统计,共有84姓,绝大多数都是清代雍、乾两朝进入昭通。而作为军职进入的只有八姓,不及回族姓氏总数的十分之一。历来一些人总认为昭通回族都是随哈元生平定乌蒙而进入的说法,看来并不全面,也不准确。历史事实是,改土归流前乌蒙地方就有回族,天砥是主要聚居区。两次乌蒙战争中有少数回族地方乡兵(包括少数下级军官)作为清政府“以回制彝”的工具进入昭通,正如咸、同年间昭通地方官吏和地主阶级当权派从凉山调彝民镇压回民一样,罪魁祸首是清朝统治阶级,无论回族、彝族或汉族都不能负这个历史责任。弄清楚这段史实,对于澄清一些谬说,加强民族大团结有重要意义。



        第二,乾隆初年,为了填补乌蒙地区的空虚,应命招耕,大量回族进入昭通报领土地,成为农民以至于今。
   
        公元1732年(雍正十年),即乌蒙平定后一年,当时昭通“人民稀罕,烟火寥落”(《牛头寨清真寺碑》),“既遭兵燹,城市庐舍俱为灰烬,士民散亡,百事旁午”(《昭通志稿•艺文志》引知府徐德裕《新建昭通府学碑记》)。“锋镝之余,招徕安插仅七百余户(估计昭通、鲁甸两县入籍人口不超过四千人),土地荒芜过半”(沈生遴《恩安添建蓄水坝碑记》)。面对着这种残破不堪的局面,接替鄂尔泰的云贵总督高其倬上奏《委员赴昭办理开垦疏》说:
   
       臣查昭通一郡,四面环山,兵米自外州县运往,转输不易,若本地耕获,有资于军粮甚便,且田畴渐广(赤地千里,有田地而无人垦种),则民户日增(即招垦植之人以填补昭通的空虚),可以移易夷习,事属有益。既不可缓,而转瞬春耕时又将届。臣随批定,并遴楚雄府储之盘,带领侯补府、州之顾维铸、钱湟,学习进士黄事鉴,试用胡茵,前往昭通,专办垦务。
   
      《奏疏》明确提出如下一些具体办法:
   
       (一)雍正十年招垦七百户,次年将招垦一千户。
   
       (二)将昭通荒芜田亩按水、旱、生、熟四项尽先分配给夷民(口头禅,夷民所存无几)然后按先来后到原则,每人给田二十亩(包括兵户在内)。
   
       (三)前来垦户,途中大户给银五分、小户给银三分。到昭通后“借发牛、种,开垦为业”(《云南事略》)
   
       (四)其田,按年陸续收其稻谷,照时价计算,扣还工本。扣清之后,即令起科纳赋之处,仍令输米,以供兵食,以省运费。其田给与执照,永远为业。
   
       当时徐成贞任昭通镇总兵,根据云贵总督高其倬的指示,在屯办人员的协同下,乃下令“凡避贼逃亡及被胁从者,无论汉、回、夷、苗概为招抚”(《昭通志稿•官师志》)。按,乌蒙大起义以彝族为主体,有汉、回、苗参与,现在罪被赦,得到了分配土地的权利。高其倬的新政策,立即受到了滇东和黔西北一带无地农民的热烈拥护,顿时形成了向昭通移民的高潮,主体是回族,其次为汉族。
   
       明朝前期,威宁是回族的主要聚居区,回族居住在县城马坡,郊外下坝、海子屯、马家屯、卯官屯、杨旺桥等处,因人多族众,土地人均占有量日益减少,加上富户的兼併,生活越来越困难,已逐步向离城较远的戛得、野窝坪子、哈剌河、果化等地迁移,而且逼近乌蒙的边缘。公元1432年(宣德七年)乌撒土官禄尼强占了乌蒙土司辖地麻窝山以西北广大土地,回族随着禄尼的势力迁到了这片土地的迤那、牛棚子、稻田坝、高坎子等地区。明朝出面调解,乌蒙土司禄召以十分之三的土地让乌撒,息讼(《宣宗实录》)。威宁回民因争生存而快速的移动锋芒受到了抑制。本来,回族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快速度流动(包括征战的鞍马生涯、畜牧和商业)几乎已成为这个民族的主要生活方式,数百年的旅途奔波使他们感到劳累和疲倦,于是到了明朝中后期,也就渐渐地习惯了安土重迁的农业生活。但是黔西北、滇东曲靖、宣威等大片土地上,移民很快就人满为患,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加上大姓的兼併,无地和少地的赤贫农民频频出现,移外屯垦已有了实际需要。当乌蒙改土归流以后,人口和生产出现了真空,而清政府为了弥补他们残酷屠戮的罪过,不得不采取高额代价招耕招种,这种“优惠政策”,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符合回族社会发展要求,于是举家、举族、举寨向乌蒙移动的运作就合情合理地开展起来。
   
      (铁姓)祖籍沾益州保家乡,遗传鲁甸拖姑。……三祖之来昭也,雍正八年,……哈公奉旨征剿,……昭地空虚,奉命招耕,于是二伯祖在曲靖奉父命,于雍正九年,入鲁报领地方,家室一同到此。(《乾隆铁氏宗谱序》
   
        又:二世祖递传三世祖,昆季四人、定远居长,所遗三子,艰险来鲁开辟之祖也。(《光绪铁氏宗谱序》)
   
       四辈祖朝林、甲林、贞林、祥林、金林、成林,到昭通报领鹿柴冲、葫芦坪、宝山、凉水井。(《虎姓登龙祖碑序》)
   
       余祖父兄弟四人,长子甲林、次祥林、三子珍林、四子金林,雍正八年,平服乌蒙,改为昭通,余祖父自杨旺桥迁昭,报领田地。(《虎姓虎龙山祖碑》)按:此为虎姓未曾从军的一支,与烂泥沟虎姓不同。
   
       二世祖撒西昌,历任贵州参将。雍正年,乌蒙叛乱,奉旨征剿,得胜后,病故于威宁下坝。西昌公娶李氏祖母,生三世祖公太吉,吉公娶马氏祖母,生四世祖,长房如玉,住威宁下坝,有七子,二子于乾隆十六年迁鲁甸小黑山,五房住昭通靖安。有四子,分居于青冈岭、大营、鲁脊、高桥。(《撒氏家程》)
   
       四世祖马承璋,由陕西升任贵州乌撒卫中营游府(击);又有族人马文德进士为乌撒守府,与祖同营酌议,俱落业于城北门外。仍选宅茔于下坝、狮子、马金等山安殁(埋)。人烟广众,子孙兴盛,移昭通、鲁甸、东川、宣威、永善、寻甸、镇雄等地。(《下坝马氏族谱序》)
   
       今乌蒙平定,由贵州迁支昭通恩安县城外东、南、西、北,报领土地,落业生根。(《下坝马姓序谱•总法约录》)
   
       乌逆跳梁,授首归疆。公偕族人拓地鲁邑,爰居爰处,复振声名于荒隅。(《戚大荣墓志铭》)
   
       陕西籍之张姓始祖生三子,长子于雍正年间迁贵州威宁北门外下坝家屯落业。其裔连林、连禄分迁东川以擢河;连琼之后,分迁昭通之龙洞汛、八仙营、桃园、新岔冲。(《张姓谱序》)
   
       李公讳琦,字特庵,素有策略,远近佩服,生长于威宁海子屯,雍正九年,迁居岩洞。(《菁门前李琦祖墓碑》)
   
        又:四世祖乃纷纷迁居昭、鲁等地,领土耕食。(《李国安祖墓碑》)
   
       康熙十四年,公先君以故祖军功将从军,大兵征剿吴逆(吴三桂),以军功驻扎汉中,卒于军。诞生公昆仲三人,惟图公天资超群,倜傥不凡,承受父志,少以游骑,射游西安邑郡……长象乾,次应乾,康熙四十三年,祖公率二子高祖氏从军,原任贵州威宁镇韩公来镇,随营効用,拔补右营把总,旋补中营千总。雍正年间,効用,拔补中营把总,旋补中营千总。雍正间,树公古州,升都司,特授贵州铜仁府地标,龙头营副将军一第加四级,纪录五次。丕想以从军年迈满弱,由任回威郡,继至昭邑。长君入籍昭郡,复以骑士仕。卒于官舍,葬于马家屯。(《光绪都民军马姓族谱序》)
   
       夷蛮叛乱,雍正九年荡平。招民昭通营业。(松林马《道光诰授武德将军马公讳俊起府群墓铭》)
   
       五世晋伯兮,惟公独传。乌蒙开疆兮,公垦昭阳。成业花鹿兮,因陸陈朴。英雄臣荣兮,四子永昌。三支守鹿兮,臣公离堂。赴鲁创业兮,桃源实往。(松林马《马公再祖婆纳氏墓铭》)按:“因陸陈相”(意思不明,可能系“因庐城畔”之误)。
   
       朝珍公,原配下坝马马氏,克偕内助,同入于昭,报领此土方土地。(松林马《朝珍公墓铭》)
   
        雍正年间,乌蒙改土,始祖落籍于白坡塘。(松林马《元位祖公墓铭》)
   
       雍正十一年入昭,报领此方田地,建立清真寺一座。立行教门,经书两全。虑滇少差役繁重,乃以孙晋贤、晋杰之名承载粮册。一文一武,长为昭郡诸生首领,历来不苦徭役,足征年祖先见之明。(松林马《成龙祖公墓铭》)
   
      雍正八年,改土归流,建藩公移鲁甸,拖姑山根脚。成龙公于雍正十一年举家迁高松树。(《松林马姓家谱序》)
   
       本朝定鼎,惟曾祖皆(偕)叔曾祖同来此邦置产,伯曾祖置有此方田地,遂居于此焉。(松林马《道光藩祖公碑序》)
   
       清雍正年,乌蒙开辟,各支□□□□领照,献、秀、先、勲落八仙营大坪子,焜落鲁甸岔冲□□□□□家院子。(《蔡家地马家谱•四世祖支琦分派图考》)
   
       雍正八年,昭邑改土。余外曾祖与外叔曾祖辈,始入昭报领土地。余外曾祖之琦公领出于郡,属八仙营;外曾祖之远、之玙,一领于所罗,一领于天梯、龙头山,而公之祖父之琼公遂乃移居于此焉。(蔡家地马《武仪将军一元墓铭》)
   
         四世二祖公之远乃登先祖之次子,生一子鳞润,清雍季,随族弟至昭落业撮落山。(蔡家地马《大师马家谱历时系统考•鳞、润分派图考》)
   
        这种迁徙运作,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艰苦的。如锁姓的几支人,几乎同时在1728年(雍正六年)就迁入昭通花鹿圈,《锁氏族谱序》只一笔带过。而乾隆三十二年丁亥五月二十七日立的《皇清待赠显妣母马氏老孺人之墓》碑铭却如实地记下了迁徙的艰辛,说:
   
       余家始在威邑杨旺桥居住。因雍正六年昭通改土,故有昭邑之东名曰花鹿圈,领土三分,粮、册山三项。国贤、永明、永辅继因兵变复回昭邑。未几而蠢蛮复平。又十九年仍归昭邑,料理田园,升科开辟,分拨与侄。粘树囗各管各业,不得紊乱。啟其明也,何知昊天不惠,出威(威宁)身殁,入祖茔安葬。此乃立业之始终也。恐后子孙衍众,不知其田,因立书于马氏族人之墓,永垂不朽云。
   
       从上述所引族谱、碑铭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前来昭通报领土地的回族主要为威宁回民,其次为曲靖回民;二、威宁回族中的望族大姓如“蔡家地马”、“下坝马”、锁姓、虎姓等人口众多,支派纷繁,其中有些家庭因有军功,而在昭、鲁分配了土地(比较优厚),而大多数则属于招耕时报领土地,不能一概而论;第三、清政府的招耕政策,纯属权宜之计,乾隆登基后,即行停止,未分配的土地作为官府财产,由官府售卖,所以乾隆以后移入昭通回族的土地是向官府买来的,松林马建藩的“置产”就反映了这个事实。另据“都民军马”后裔马鸿凡介绍,他们祖辈移到昭、鲁时,已不能报领土地,大师马(蔡家地马)老主人念在同乡同族之谊,将鲁甸拖姑一片土地送给都民军马姓应乾公长子,以后应乾公长子在昭通“以骑射仕”(任武职),家道又才发展起来。第四,还有许多家族也是改土归流前后移入昭通、鲁的,只是族人分散,没有家谱可稽,有待调查后补充。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22: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经商回民落籍昭通。
   
        乾嘉之际,“时际承平,户口当极蕃衍,况昭属通衢,四方杂聚,庶哉之叹,不让于卫”(《昭通志稿》卷二“食货志•户口”)“昭通入版图较晚(按,此说大误),然以地绾川黔,商贾幅辏,货物殷繁,为滇东商务中心。”(《民国昭通县志稿》)由于地当孔道,所以汉、回各族商人纷纷前来贸易,《民国昭通志》卷六《氏族志》说:
   
       昭与黔、蜀相邻,地当孔道,商贾云集。当其盛时,四城均有当铺及毛货店,均系陕人。在乾隆中,乐马厂大旺,湖广人相率而来,不知凡几。江右人贩运布疋,设号贸易者尤多(谚有遍地江西之说),远及闽粤之人亦闻风蚁附。既来则安居乐业,长养子孙,久之悉入昭籍。
   
       《昭通县志》所说甚是。昭通回族中一些家谱的记载,是这段论述最好的补充:
   
       成福公生子广济、济子有六。来滇之原,延周老祖系济三子。乾隆元年,贸易滇南,来于昭通,开号“同仁”,复来鲁甸,报业拖姑(《昭通米氏家谱序》)
   
        延美之子,原籍陕西,共叔守业。其后大招游落迤西;大方游乐马厂,大名游落威宁,延周六子仍住拖姑。(《显考米公广济大人之墓铭》)
   
         按:“同仁”为昭通城最早的“回回药”铺。“游业”就是经商。
   
       清朝初年,始祖(耀天公)由河西移往鲁甸。天公生四子:金山、金玉、金堂,分居昭、鲁各地。当鲁甸乐马厂大旺之际,堂公到厂办矿,遂得利万金,在鲁甸大开商号,发展资本,并置产拖姑。(《昭通河西马家谱序》)
   
       我高祖朝选公,于乾隆年间,自甘肃秦州盐关假贸易来滇,经东川、落于昭通。见所罗地方土厚地宽,柴方水便,于是置产安居。(《陕西马氏家谱》“九四续编”
   
       客籍马,原陕西籍,后迁居应天府高石坎。始祖芝远公奉命入滇。(曾)任浔阳,(宁)波府事。流传十余代迁居曲靖。雍正元年第十六世祖万遴公移威宁,雍正八年,来岩洞,办乐马烧炼银罐。(《鲁甸县回族志》)
   
       按客籍马狭义指马姓来自陕西一支,后又泛称来自各地并未冠地名以示区别的其它马姓。
   
       城区回族,多属经商之户与仕宦之族,咸同事变前已有近千家,五千余口,全都是雍、乾、嘉、道四朝从外地移入的。在乐马厂开矿的回族矿户,也多半置产鲁甸并落户,故,昭通回族经商的传统能一直流传下来。。



第四,外来伊斯兰教阿訇落籍昭通。
   
       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无论男女老少都严格以《古兰》和《圣训》作为自己的信仰与行为规范,生活与风俗习惯都有其特殊性,而婚丧和宗教活动必须由教长、阿訇主持。为了宗教和生活的方便,一般都聚族而居,并在中心地点建立清真寺。雍乾以后,昭、鲁两地清真寺已有七十多所(昭通市就有四十八所),每所礼拜寺都有阿訇负责教务,开办经堂教育,许多阿訇都是外地请来的:
   
       显考撒公之贤,生于康熙丁丑九月,卒于乾隆戊辰。威宁下坝掌教公之子也。其始祖原籍陕西固原州,望族。明洪武年间奉调南征从戍者。戎平后,籍于黔属威宁,即公之本支也。闻其先公以来,世行衣思了姆(清真),故虽宦游而实能体真主之命,循贵圣之踪……故举之以一坝之掌教。原配祖妣季世,乃生公昆仲七人。公次行,其长昆及众,敬处曲属宣威底母。之兄四,分处威宁之三元山,海子屯。其季兄二支沦没。雍正八年,昭通改土,公乃入昭,创业于此。与此方亲友立以思了母,袭先人之业,为此方之掌教,承领正道之纲维,遂世居于此(马登昆撰《撒芝桂墓铭》
   
       群众十八姓人商议,铁老以嫫推荐,四位乡老到大理官义(按:应为关迤)村家中,请老爸爸传经立教。……到了拖姑礼拜寺,传经立教十二年,乾隆三十二年归回。(《赛老爸爸支系谱序》)
   
       刘氏,置业杨旺桥,传至二世,生四公,长公希璠,娶李氏生八公,五子奇公移于昭通,属白泥井。希贵公生二子,长回跃,次回英,学优教严,移昭通鲁甸大水塘。(《昭通刘氏碑记》)
   
       道光年间,昭通匪患成风,剿压不住,高祖父马祥阿訇暗委以龙洞汛巡官之职,明以传教来到昭通。首至迭马寨,后以龙洞汛为根据地。(马良益《陆凉马来源》)
   
       又据《昭通市回族志》载,昭通、鲁甸甄姓,元祖名甄详,系陕西西河东里寨人,伊斯兰教阿訇。乾隆初年,游学来昭,落籍昭通天砥,开设经馆,传经立教,为著名学者。咸同变乱后,天砥夷为平地,甄姓子孙遂迁移昭通四乡。
   
       昭通回族属伊斯兰教改的母派,清真寺教长或主持教务阿訇实行民主聘任制,三年一届,届满即告退,数百年间除文革期间停止活动外,都有阿訇蝉联,当本地缺乏合适的阿訇时就向外地聘,大理、巍山、玉溪、沙甸、曲靖都有人前来传经立教,最后落籍昭通,成为昭通穆斯林。这也是昭通回族来源的一部分。
   
  第五,回族仕宦人家落籍昭通。
   
       清代,昭通为滇东北重镇,有镇、府两辕与州、县、厅等行政机构,所任官员绝大部分为满、汉、蒙三族,也有少量的回族官员,如合姓,据其族人说本是哈元生将军的后裔,去“口”即为合。此外,马晋琦,四川人,因军功,嘉庆二十三年任昭通知府;赛枝大,青海卫回族,县知事,雍正八年死于昭通;冶大雄,四川回族,乾隆十年任昭通镇总兵;马彪,陕西回族,乾隆二十六年任总兵;马维祺,建水回族,光绪二十三年任总兵,后任四川提督;马镇山,直隶侍卫,光绪三十三年任总兵。中营游击有陕西宁夏回族马秉伦,守备有大和回族马福寿,昆明回族马世兴并马兆龙等,多数家人及家丁也有落籍昭通的,所谓的昭通“客籍马”多半与这些仕宦人家有关。



第六,昭通汉民融入回族。
   
       回族不是以血缘为纽带所形成的民族,而是以伊斯兰文化为共同凝聚力而形成的特殊民族,清代,就有许多汉民融合到回族群体当中。
   
        融入回族的汉民有孔、张、王、阮、冯等姓。
   
       孔姓本山东曲阜孔圣人后裔。明初,有将军孔公锡奉命在威宁孔家湾屯田(《威宁县志》),长期与回族生活在一起。清初,威宁杨旺桥刘吉字瑞祥者,原系陕西西安府午门人氏,“洞习回族《宝命真经》(《古兰经》),长而遨游滇、黔,行抵威宁,为回掌教,适值贵州提督韩将军讳忠征剿乌撒,凯旋还转威宁,屯军杨旺桥。见回教寺院倒塌,传问乡人,俱述人少无力,不克重建。将军欣然允以,代为建造,劝孔姓捐地,搬土运石,以全军之力,积聚为山,元祖绘图建寺,不日成之”(《昭通刘氏碑序》)。据说,孔姓就在这时前后皈依了伊斯兰教,所以后嗣以诗礼传家,信仰诚笃,将儒学伦理与伊斯兰教教义有机揉合起来,大大地丰富了伊斯兰文化,也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
   
       融入回族的还有阮姓。《昭通阮姓家谱序》说:
   
       哈元生将军征乌蒙,元公(阮姓始祖)自备征鞍(属乡兵),操戈入伍,身先士卒,屡立战功,封刚武兄(义)郎之衔。走览乌蒙各地,惟鲁甸拖姑之地适宜。……母子搬迁后,改为阮家院,从此进入光明正教(按:指皈依伊斯兰教)(《阮姓家谱序文》)再按:该族四世祖阮世美为昭通伊斯兰教著名阿訇,被誉称为“阮老爸爸”。
   
       融入昭通回族的尚有鲁甸小冲张姓。该姓祖籍江西井岗山,乾隆时到鲁甸乐马厂开银矿,家业发旺,置产小冲。始祖公三兄弟,伯、仲世守汉规,三弟则皈依伊斯兰教。一家两族,坟山、连在一起,汉族祭祖,回族一支自动交祭奠费用,不参加行礼;回族过节,汉族一支主动道贺。如今回、汉两支族族长为回族张某,该族长已过古稀,银须飘洒,红光满面,在族中有崇高之威望,在回族社会中是少有的德高望重长者。
   
        融入回族的尚有鲁甸大水井回族乡冯姓。据《冯氏宗族谱碑序》称,该族始祖冯朝,祖籍南京应天府柳树湾,元末为红巾军,明太祖朱元璋攻占集庆,冯朝充任军前先锋,世袭百户。正统间,四世祖冯祐随兵部尚书王骥征陇川,因军功陞授副千户,八世祖冯琦授前职,官守备,其后嗣落业于曲靖柳树湾屯垦。十二世祖护送胞姐家小归故里昭通鲁甸黄家山,并落籍。以白银数千两置良田、山林数百亩。遂称作冯家大院子。又经过五代,一场灾难降临冯家,《族谱》说:
   
       世态炎凉,有财有业就有敌。黄氏人别宗亲,歹心遽起,欲侵吞吾祖业,威逼呈出契约,密谋欲将十六世少主墜入深隧。吾祖公开亮年轻聪颖,,胆略过人,忍辱负重,避其锋,星夜潜逃桃源,投蔡家地马姓之怀抱。德高望重之马氏,慧眼金睛,宽厚待人,视吾祖公如子,念开亮公淳厚朴实,胆实过人,将宝千金许配于我祖公,马氏祖婆也。
   
       吾十六世祖公弃汉投穆斯林怀抱,朝日、朝释成为伊斯兰教胞。默安拉之恩赐,娶祖婆马氏,返鲁甸马鹿沟康家院子、营头,新观音寺常住,重振祖业。马氏祖婆育十七世弟兄五人,始祖婆一人迄今以五支系屯居,淳亲共族,故曰冯家院子。
   
       吾祖公默安拉之恩赐,常葆依嫫乃之光亮,不惜财帛资助舍邻,享有积厚培德之美称。
   
       这个由汉而回的冯家院子,虽饱经沧桑,但没有一家杂姓,全族四十余户,一百四十多人,周环十里松林、草坪、緜海,耕地数百亩,有清真寺,有小学,无文盲,也没有吸毒、贩毒、盗窃的犯罪现象,全村生活中上,非常注重科学种田。生态环境古朴,民风淳厚。在世风日下之世并不多见,无论回、汉,无不投以羡慕的眼光,伊斯兰文化对这个山村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汉而回的,尚有“王”姓。这得从“都民军马”说起。雍正四年,该姓始祖马图,官威宁镇标中营都司,在他奉命赴京前夕,为预防不测的事情发生,先立下《遗嘱》一道:
   
       予以俸满赴京觐见,今将驻扎威邑官舍原由嘱言分关事,因交讬而两袖清风。明亮无嗣,有家人一房,草房数间,暂为安身之计。余以年迈,恐日后各支子孙争论,故立分关贰张为证其委。
   
       兄先云生一子,名体乾,俱已完婚,娶媳,各配成室,女出生聘马门。其有家人一房,名曰小四三,系沾益州王宾家人,于康熙五十六年同亲友惠志仁、马兴洲用银二十两买民为仆,又用银十六两作财礼,娶妻陶氏为室。念小四忠勤可佳,故特更名为超用,视义女、义儿。今将买契文一张,会同亲友烧毁。令伊在家照管家屋,各自过日,不得以家人相待。超用所生三女一子,长女分与长子象乾为义女、次女分与次子应乾为义女,暂为押长,日后出嫁,俱为义女相称,不得以家人使唤。所留一子一女,为超用抚养,另自过日。但不得背恩忘义欺主,倘有此情,准其各支子孙执字鸣官,依律治罪。其草房后三间分与侄体乾母子代居,不得变卖,前柒间分与象乾、应乾二人,东西居住,以中为界,不得争论。后有一间,超用安身,不得出外,致超用所关饷银,令伊自用。日后过日,不许哪支争夺,恐后无凭,立此永远分关遗嘱为据。
   
      凭众亲友
   
      白重光、苏国辅、马守俊
   
      任昌华、马兴洲、马公禧
   
      马圣公
   
      代字人惠以仁(笔)
   
      大清雍正四年二月十六日
   
      立永久遗嘱人马图立
   
       按伊斯兰教律,穆斯林都是代主治世的人,所有的人在安拉面前都是是平等的。因此穆斯林不能蓄奴,凡奴隶应即早给予解放,解放后,奴隶在人格上、经济上和其它权利方面与其它人享有同等地位,如果收为族人则奴隶与子女有同样的权利。王小四三一系就在伊斯兰教律和马图仁厚心肠的关照下成为回族的一员。
   
第七,昭通彝民融入回族
   
       雍正八年,滇东北彝族大起义被清政府残酷地镇压下去,凡参加起义的各族人无不受到非人的待遇。其中,彝民的遭遇尤为悲惨。绝大部分彝民不在战争中打死,就以“叛夷”的身分杀死;一小部分逃过金沙江落籍凉山或者遁入深山老林,恢复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一部分年轻彝女则被官兵强收为妻妾,被挑筋断指的彝民则作为官兵的战利品,继续沦为奴隶。《昭通县志稿》说:“考昭之旧志,四乡分为四十三甲三百三十一村,夷民半。迨后屡遭兵燹,四境之人逃散死亡,所存无几。”较准确的反映了历史事实。
   
        从雍正五年开始,昭通“设流官坐治,而汉人已占多数”(《昭通志稿•人种志》),其中有所谓的“八大指挥”的高级军官,“咸视西南二乡(洒渔、土城等地)其地皆为膏腴,遂占籍焉”(《昭通县志稿•氏族》)。这些军官不仅“占籍”,而且占有奴隶(数量不少),只因“时异势殊,陵谷变迁,求其姓氏已不可考”(注同上)。所以蓄奴的事没有记载下来。“领土占籍”的尚有哈元生将军进入乌蒙的少量的中、下级回族军官,如蔡家地马姓的“名门五桂”,马瑛正四品都司、马炽授正四品都司,马之玙为五品武将军(守备),位在总兵、副将、参将、游击之下(《蔡家地马姓族谱》),但因建立了“军功”,所以除占有部分土地而外,还蒙“浩荡皇恩”,得赏赐彝民为奴隶。蔡家地马姓恪守清真,按伊斯兰教律是不能蓄奴的。但皇恩又不能拒绝,为了生存只有勉强地接受下来。《族谱》记载道:
   
      归登先公为奴的有马鲁者并其子小黑;
   
      归登先公长子之琦为奴的有小僧贵并其子福寿;
   
      归登先公孙鳞辉为奴的有小蛮子、载宝;
   
      归登先公孙鳞瑛为奴的有四寿及其子长宝,马成及其子小麻子;
   
      归登先公孙鳞秀为奴的有小娃。
   
      七品(都司)军官之家就分到奴隶十一名,那么其它都司以上的游击、参将、副将所分到的奴隶数目就可想而知了。
   
       被分配到落籍昭通军官家为奴的彝民,以后情况如何呢?“八大指挥”家的奴隶下落不明,而分配给蔡家地马姓的奴隶则有了明确的交代,即把他们“释入本姓”。登先公耋耄之年果断地还了这一笔“良心债”后溘然仙逝。《蔡家地马族谱•准附宗末图》详细记载了登先公率先“释奴”附宗的情况:
   
      一、登先公准以马鲁者释附本姓,更名马应枝,其子取名马用瑞;
   
      二、之琦公准以小僧贵之子福寿释附本姓,更名马全福;
   
      三、鳞辉公准以小蛮子释附本姓,更名马忠瑞;
   
      四、鳞辉公准以载宝释附本姓,更名马坤瑞(应观公立后);
   
      五、鳞瑛公支内、族内准四寿之子长宝释附本姓,更名马全县;
   
      六、鳞瑛公支内,族内议准以马成之子小麻子释附本姓,更名马全德,此一支列于应选之后;
   
      七、鳞秀公准以小娃释附本姓,更名马全寿。
   
      以上数名皆系尽忠家庭,获长者至喜,真主更转先人(按:更转有醒令、拨转的意思)释入宗姓,族中人等后世子孙,务体良法(按:即体会先人此举的良苦用心),一体相看,不可贱辱。伊等无知,轻慢族中老幼,合族公议以责罚;有坏教规者,通知合族仍复将此人收与族长为奴,切务隐昧矣。
   
      彝族融入回族的尚有松林马姓的几个支系,据《松林马姓家谱》记载:
   
      建藩公孙有元一支,下有“老草人→蛮子→马乖→聪明→马雄→马永”一系,据该姓字辈排行为“运开祯祥、良裕昌程、永崇昭礼”,很明显,马永之前五代不入松林字辈,而老草人、蛮子等名称并不符合回族的取名习惯,颇有汉人称彝人的特点,疑就是彝人,到“永”字辈以后,已与回族没有区别了。
   
      又马晋仕支系下分彦荣、彦文、彦时三支,彦时支下有元宝、二宝、黑贵一系,黑贵自然也是融入回族中的彝民。
   
      又如屏藩祖公下“泰”字支系,咸丰年间从昭通白坡塘绕迁四处到野马海炉罐子居住,其世系为:“草鞋→马广→蛮子”,被称为凉山支系,显然也是融入回族中的彝民。
   
      据父老相传,雍、乾间落籍昭通的回民许多都是只身而来,很少有带家眷的,为了繁衍民族,不娶汉、彝女子婚配人口就不能得到发展,这是《古兰经》和圣训所特许的,这种通融,保证了回族像雪球一样愈滚愈大,没有特殊原因出现,民族是不会凋零的。
   
      根据以上的叙述和分析,可知清朝前期是昭通回族发展的较好时期,现在回族的布局和族姓分布都是这个时期基本形成的。
   
      清朝后期,特别是咸、同年间,昭通回族的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挫折,人口几乎减少了一半。《民国昭通县志志稿》卷六“氏族志”说回族“自遭咸同之变,逃徙死亡不知其数。至承平后,经六十年之休养以迄今日调查(1865——1914)生齿亦不少,惟其所居之地竟皆瘠薄,竟有衣食难济者。”其实就在号称“五族共和”的民国时期,昭通回族尽管在含辛茹苦地惨淡经营,仍没有改变困难处境,一直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昭通解放,昭通回族开始得到新生,由于没有战乱,五十年间社会安定,回族人口有少量的移动,举族举寨迁徙的情况已根本绝迹。

                                   根据李正清先生“昭通回族源流考”整理
发表于 2019-11-5 08: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忘本,不能忘记历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07: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