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楼主: 清真绿茶

教义学名著《大学》作者: 艾布·哈尼发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11: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安拉与其尊名和德性都是无始无终的”,即安拉在无始就具有这些完美的德性。
    “其任何尊名和德性不是新生的”,即安拉的一切尊名和德性都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因为安拉是必有的,具有完美的本体和德性的。假若一种德性后来于安拉或从安拉上消失,这意味着安拉在这种德性产生之前或消失之后已经是不完美的了,这是不合理的。故他的一切德性都是无始无终的。
    这里有一个大家所关注的问题值得提出来,那就是在《古兰经》中很多事情用过去式的形式表达,如“我已派遣努哈”、“穆萨说了”、“法老抗违了”等语句,用过去式的形式表达尚未发生的事情是一种谎言,安拉叙述谎言是不合理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这样答复:安拉的表达在无始不具有“过去”“现在”“以后”这些概念,因为那时不存在时间概念,它只是在后来随着造化与被造化者的各种关系的不断发生,才有了时间概念。因此可以这样说:伴随着安拉的本体,陈述派遣努哈为使者的事情自无始就已存在,而且永远地存在下去,故在派遣之前,“我将派遣努哈”所证实的意义存在了,而在派遣以后,才有了“我派遣了努哈”这句话。因此,改变只是在陈述中,而不在无始的宣告中。这个问题也可以用安拉的“知识”这一德性来说明。“知识”是伴随安拉的本体自无始就已存在,安拉的知识中有努哈被派遣一事,在派遣努哈的事件发生之前,安拉以知识决定努哈将被派遣,而在发生之后,他以无始的知识全知派遣努哈的事件。因此,改变只在内容中,而不在知识本身中。
    “安拉自古就是全知的”,即他自古以无始的知识而成为全知者,而不是以后来的,也不是知识产生之前一无所知的那种知识。这就是下面话的意思:“知识是无始的一种德性”,确定无始必须否定有始,所以安拉的知识是无始的,永恒的,超绝于“增加”或“减少”概念的。
    “安拉自古就是大能的”,即他自古凭无始的能力为所欲为,而不是凭实际生活中得来的能力。“能力”是一种无始的德性也是一种无终的德性。
    “安拉自古就是能言的”,即安拉凭他的清高本体发出的内在言语而成为能言的,而“内在言语是一种无始的德性”。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11: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拉自古是创造的”,“创造”是一种无始的德性。
    “安拉自古就是为所欲为的”,意思是若安拉创造一物,然后为所欲为时,他只以无始的行为而为所欲为,而不以新生的一种作为。因为所知的、所能的、所造的和所为的虽是有始的,但“知识”“能力”“创造”“作为”不是有始的。
    这就是下面话的意思:“作为者只是安拉”,即安拉在创造、作为、命令等方面没有匹敌。“作为是一种无始的德性,而所为则是被造的”,即安拉的行为与所为的发生关系后所为的就产生了。“安拉的行为不是被造的”,也不是新生的,而是固有的、无始的。因为,所为虽是被造的,但行为不是被造的。
    大伊玛目的话表明,假若安拉的行为是被造的,则必有诸多造化者。毫无疑问,安拉是万物的创造者,无论在本体和德性方面、还是行为方面,都具有绝对的独一。伊本•赫玛目忽视了大伊玛目的上述话,这是件奇怪的事情。他这样说:“大伊玛目的话中并没有提到“泰克威尼”是上述(原文)所提到的一些德性外的一种无始的德性。不过艾氏后辈学者引用了他说的“安拉在创造万物之前已是创造者,在供给万物之前已是供给者”这句话而将“泰克威尼”解释为独立的一种无始的德性罢了。
    艾什尔里派学者说,“泰克威尼”的德性就是“能力”德性。因为这些德性与“能力”有特殊的关系。“造化”与“供给”就能力与所能者、所供给者的关系而言亦是“能力”这个德性。他们又说,行为的一切德性都是有始的,因为行为的一切德性即是能力这一德性的“多种关系”,而这些“关系”都是有始的。
    伊本•赫玛目说,哈奈斐派的长老们提及“泰克威尼”的意义时说:“‘泰克威尼’就是表示作用的几种德性”。这话并未否定艾什尔里派学者的观点,也未肯定“泰克威尼”这一德性与“能力”和“意志”毫无关系的另外一些德性。甚至大伊玛目的话中暗示这几个表示作用的德性是“能力”的结果,如艾什尔里所理解的那样。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11: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塔哈威传述艾氏说,正如安拉及其德性是原本固有的一样,同样是永存无终的。“造物主”这一名字不是创造万物后才诞生的,而是在创造以前就有,正如他在赋予万物生命以前就应受“赋予生命的主”这一称号一样。那是因为安拉对于万事确是大能的。
    “那是因为安拉对于万事确是大能的”这句话是安拉在创造万物之前应受“造物主”这一尊称的理由和说明。就是说:安拉之所以在创造以前具有“创造者”的意义和尊称,那是由于安拉对于万事是全能的。故“哈里格”(创造者)这一尊名是无始的,对于在无始就有能力创造的主来说,被造物不一定要在无始就存在。这正是艾什尔里所说的。
    被理解到的与自然定律并不冲突,因为创造者与被造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他的一切德性自无始就已存在,不是被造的,也不是新生的”,这话是对上述论述的强调和支持。意思是造物主的一切德性不是随万物的产生而产生的,也不是随万物的存在而存在的。
    主张上述德性为被造的或被新生的,或对上述德性不做表示(即:不主张无始也不主张有始,更不说我归信了安拉及其德性,或根本持有怀疑者)都是不信道的人,即不相信一部分德性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3-3 07: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论古兰的外在形式
大伊玛目说:
    古兰是在纸上被记录的,是在心里被背记的,是在口里被诵读的,是在穆圣上被降示的。我们的发音是被造的,我们的记录和诵读是被造的。
注释:
    “古兰”是被誉为“福尔刚”(分明真伪)的、降示于人类的最后一位先知(穆罕默德)的一部经典,这里指的是安拉的内在言语和外在形式两者。因为古兰的内在意义只有以它的外貌才能理解,故接着说:“是在纸上被记录的”即:是用我们的手以字母和句子的形式写在纸张上的。
    “是在心里背记的”,所谓“背记”,就是不在心上的经文用可想的词句记在心里。
    “是在口上被诵读的”,诵读时,用我们所诵读的词句诵读,正如在现实生活中显而易见的那样。
    倘若有人说,安拉的言语,就无始的意义而言是本义;就组合的文辞而论是喻义,若是这样,我们可以否定那些文辞是安拉的言语,例如安拉所降示的超卓的、分为若干章节的文辞不是安拉的言语,这是违背大众决议的。
    切实的研究起来,安拉的言语是一个双关的词语,即内在的、无始的言语和外在的、有始的、由若干章节组合成的言语。内在言语是安拉的德性,故称为安拉的言语,外在的言语是安拉所造的,非人们撰写的,故也称为安拉的言语。这两个意义都是本义。所以不能否认那超卓的文辞是安拉的言语。因此教法学家说:“无净者切勿触摸《古兰经》”。
    “是在穆圣上被降示的”,即在不同的环境中通过章节词句零星地降示给穆罕默德的,这就是下面经文的意思:“每逢有新的纪念从他们的主降临他们时,他们倾听它并加以嘲笑”,这节经文的意思是:古兰在降示后才变成了新生的,否则,安拉的内在言语岂能是新生的呢?
    “我们的发音是被造的,我们的记录和诵读是被造的”,“诵读”可以解释为在没有发音的情况下能够领会古兰意义的。为此,原文未提到“我们的背记是被造的”这话,因为发音、记录等都是我们的行为,而我们的行为是被造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3-3 07: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节  论古兰的内在意义
大伊玛目说:
    古兰不是被造的。
注释:
    “古兰”,即安拉的内在言语及超卓的古兰本身不是被造的,也不寓于册本或其它的(如口、心、耳)之中,那是因为凡欲命令、禁止、叙述者心中先有一种意思,然后通过语言或文字或暗示表达出来。
    众所周知,艾什尔里派主张,通过一种反思维的捷径听见安拉内在的言语不是不可能的;艾布•伊斯哈格则表示反对;马图里德也不赞同其主张。
    至于“直到他们听见安拉的言语”这节经文的意思是:他听见了象征性的一种意思,故可以这样解释:先知穆萨听到的是一种能证实安拉言语的声音,但当他的听见是未通过文字或天使,而是通过一种反常的捷径时,他才被赋予了“安拉的交言者”这一称号。
    大伊玛目在《嘱托》中说:“我们主张古兰是安拉的言语、默示、启示和德性。这德性即非本体、又非他物,它是纸张上所记录的,口里所念的,心里所背记的,它不寓于书、口、心之中,它的一切字母、音符、笔画、排行都是被造的,因为这一切都是人为的。而安拉的言语不是被造的。书写、字母、句子、章节都是人类认识安拉言语的工具,安拉的言语是以他的本体而发出的,它的意思通过这些工具才能理解到。主张安拉的言语是被造的者是不信安拉的人。安拉永远是受崇拜的,他的言语是被诵读的、被记录的、永远不会丢失的。”
    伯子德威说,艾布•尤素福说:“我跟艾布•哈尼发讨论了古兰是否被造的问题,最后我们一致决定主张古兰为被造的者必是不信安拉的人。”伊玛目•穆罕默德也说过类似的话。
    有位长老说,人们应该说古兰是安拉的言语,不是被造的,不能说古兰不是被造的,以免听者误认为由声音和字母组成的也是无始的,如拘泥派主张的那样。那是由于他们的无知或固执已见所致。
 楼主| 发表于 2009-3-3 07: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在《教义学大纲》中记载的即穆圣说:“古兰是安拉的言语,不是被造的,主张古兰为被造的人必定是不信道的人”,这段圣训没有依据,这在《圣训剖析》中已明确指出过。
    正统派和穆尔特齐赖派之间争论的实质在于是否确定“内在言语”这个问题,否则我们中有人不会主张言语和字母为无始的,他们也不会主张内在言语为有始的。
    我们关于肯定内在言语的根据是:先贤们一致承认安拉是能言的,连续的传述、历代的先知都一致承认安拉是能言的。除安拉有言语的德性外,“安拉是能言的”这句话绝无意义。有始的、发外的言语不能附于安拉的本体。因此,无始的、内在的言语是确定的。
    他们关于否定内在言语的推理是:古兰具有被造的性质和有始的标志,如:被组合的、被降示的、阿拉伯文的、可听见的、优雅的、超卓的等。他们的这个证据只能驳倒罕伯里派,而不是反驳我们,因为我们已主张组合的言语是有始的。而我们所讨论的焦点是关于无始的内在意义的问题。
    当穆尔特齐赖派无法否认安拉是能言的这一德性时,他们便说,安拉是能言的,但安拉在有声音和字母之处创造了声音和字母,或在天牌上创造了字迹,尽管安拉未曾诵读他所创造的文辞,他们有的主张前一种,有的主张后一种。
    毋庸置疑,这种主张是不合理的,因为所谓运动者就是具有这种行为的人,而不是创造运动的人。
    至于在一节古兰经文中出现两种意义完全不同的读法时,我们说安拉都说了,这两句经文犹如两节;如果两种读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那么,我们说安拉说了一句,但他允许人们读另一句。
 楼主| 发表于 2009-3-3 07: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须知,圣门弟子,再传弟子及后辈许多学者都一致主张,安拉的一切德性既不是本体,又不是他物。所谓“即不是本体”是根据主观的理解而言,“又不是他物”则根据客观存在而言,因为德性的概念与本体的概念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又不能相互分开,这在被造物中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安拉的言语是属于他的德性,安拉的本体和德性都是无始的,安拉的无始性证明着其永存性,因为确定无始就否定了有始。正如安拉说:“安拉是原有无始的,永有无终的”。
    “盖迪姆”(古有的)不是安拉的尊名,尽管凯拉姆学家把它归属为安拉的尊名也罢。但前辈学者和很多后辈著名学者则反对将其归属为安拉的尊名之中,因为,根据阿拉伯(示古兰)的语言规律,“盖迪姆”一词的意思是先于其它而存在的。如有人说:这是老(阿齐格)中之古(盖旦),这是新(哲底迪)中之鲜(哈多斯)。但这里的“古”(盖旦)并不指不曾有始的那种“古”(盖旦)。所以《古兰经》中“直到它变成古老的枝牙儿”这节经文中出现的“古老”(盖旦)的意思有人解释为新月牙出现时的残月。当新月牙出现时,人们常对即将消失的残月称之为“盖迪姆”(古老的月牙),但安拉的尊名都是美妙的,都是具有赞扬意义的,(而“盖迪姆”没有赞扬的意义),因此它不属于安拉的尊名之列。
    学者们一般用“安歪里”(无始的)来称呼安拉,而不用“盖迪姆,’(古老的)一词。因为用“安歪里”比用“盖迪姆”较好。“安歪里”一词暗示着将后的一切都归结于他。而“盖迪姆”却没有这个意思。
    “戈尤姆”(不灭的主)能表达“盖迪姆”不能表达的意思—无始的、永存的意思,同时还有“原本自立”的意思,它就是“必有者”的意思。
    由于“戈尤姆”还包含着一些深奥的意思,所以有人说:“罕伊”(永活的)和“戈尤姆”(不灭的)是安拉尊名之核心(伊斯姆•艾尔扎姆)。有一段圣训支持这种说法,即穆圣说:“‘应受崇拜的只是安拉,永活的、原本自立的主’这节经文是古兰之最。”同时,这两个尊
名乃是安拉的一切尊名的核心。一切尊名的意义都包括于这二者之中。因为一切德性,必须要靠生活来加以完美,所以,任何一种德性,它一旦离开生活就有所残缺。当安拉的生活是最完美的时侯,肯定了安拉是永活的同时,也就肯定了其它一切德性(尊名)。
    至于“戈尤姆”(不灭的)这一尊名还包括了安拉最完美的富足和最完美的能力以及万物对造物主的绝对仰赖。这是因为安拉是以本体自立且使万物自立的,因为这两个尊名具备了完美的意义,因此可以说,这两个尊名是一切尊名之最。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06: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节  论古兰是安拉的言语
大伊玛目说:
    安拉在古兰中关于穆萨及一些先知、法老、伊布里斯的叙述,这一切都是安拉的言语,是安拉关于他们的叙述。安拉的言语不是被造的,而穆萨及其它的言语都是被造的。
注释:
    “古兰提到的关于穆萨及一些先知的叙述,关于法老及伊布里斯的叙述,以及类似的一些愚蠢的敌人的叙述”,这里只提穆萨,(而未提其它圣人的名字,)是由于先知穆萨是唯一具有“安拉的交言者”称号的人。法老先于伊布里斯被提出来,这暗示他比伊布里斯更善于伪装。这话反驳了伊本•阿拉伯【伊本•阿拉伯( 1165一1240)苏非派著名教义学家、哲学家,生于安达卢西亚的穆尔西亚,于1240年11月6日在大马什革去世。】及其党羽,如哲俩鲁丁•旦瓦尼【哲俩餐丁•旦瓦尼(1427一巧03)波斯人、法学家和哲学家,主张逊尼派与苏非派调合】,有人曾写过一本有关这方面的专著,专门来批判这种谬论。论述时他引证了古兰、圣训和一切学者的观点来加以证实,有意者请参阅。
    “关于他们的叙述”,叙述时安拉采用了在造化天地、灵魂之前在天牌上有的那种文辞,而不是已听到穆萨、尔萨及一切圣人、法老、伊布里斯、戈伦、哈伦及一切仇敌的话后及时发挥的文辞。因此,安拉关于上述这些人的消息、状况、隐私等的叙述的经文和安拉关于描述自己的本体、德性、行为及创造的经文以及“体认”和“见认”方面的经文之间没有区别,这些经文都是安拉神圣的言语和德性。叙述的经文如:“火焰章”、“战争章”等;显示的经文如“库尔西”节、“忠诚章”等。
    “安拉的言语不是被造的、也不是新生的”,“穆萨的话及其它人的言语”即使与安拉交谈也是“被造的、新生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06: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兰是安拉的言语”,是本义而不是隐喻性的表达法,也不是他们的言语,因为他们的言语(和他们一样)也是新生的。但有人说,《陶拉特》的希伯来文体,《古兰经》的阿拉伯文体都是安拉的言语,因为《陶拉特》和《古兰经》的句子、章节都是对安拉言语的表示,其二者的文体渊源皆来自安拉。难道不是吗?当你读过一段圣训时,你会说,这是我所读的圣训,他不是我的话,而是使者的话,因为他所读的圣训之渊源来自使者之口。
    类似的有“你们还以为他们会为你们的劝化而信道吗?他们当中有一伙人,曾听到安拉的言语”(2:75);“以物配主者当中如果有人求你保护,你应当保护他,直到他听到安拉的言语,然后把他送到安全的地方”等古兰经文。
    须知,包括大伊玛目在内的很多权威学者的论述中,有主张古兰为被造的者断为背叛者的说法,这是指对安拉恩惠的背叛,而不是叛教。
    穆尔特齐赖对此有不同的主张(他们主张古兰是被造的)。但我们认真研究一下不难发现,正统派和穆尔特齐赖派对这个问题上存在的分歧并不大,因为,正统派就外在语言的新生方面没有异议,而穆尔特齐赖就内在语言的无始方面也没异议。
    至于“主张古兰为被造者已不信了”这段圣训是生僻的,不能成为依据,要是成为依据的话,那么,这段圣训中的“被造的”一词应解释为“被捏造的”。尽管如此,人们最好还是不要主张外在的古兰是被造的,因为这样的解释或许会导致不信。这样的主张纵虽是正确的,但就对“古兰”一词的某种解释而论,是不可以的。因为“古兰”可以解释为“读”,如“晨礼的诵读(古兰)”,也可以解释为《古兰经》,如“你们不要将《古兰经》带人仇人的地区”(圣训);还可以解释为“被诵读的”,而“被诵读的”乃是无始的言语。安拉说:“当你诵读古兰时……”即指安拉的言语。但这要看情况而定,如果迹象表明指的是新生的,如“无大净者不得触摸《古兰》”,那么,说了也不妨;倘若没有迹象表明(而是笼统地说出),那么,也许指的是无始的言语,故不可以说。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06: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节  论安拉与穆萨的对话
大伊玛目说:
    穆萨听见了安拉的言语,正如安拉说:“安拉与穆萨真正对话了”。安拉在与穆萨对话之前,自古就是能言的,创造万物之前,自古就是创造者。任何物不似象他。他是全听的、统观的。
注释:
    “安拉与穆萨真正对话了”,这里运用了“真正”这个词作强调,是为了避免人们误认为对话是一种隐喻性的表达法。原文的意思是:穆萨在没有任何物做“中介”的情况下在帷幕外面听见了安拉的话,故穆萨祈求说:“我的养主啊!求你显身,让我看看你吧!”
    有位注者在这里将“帷幕”解释为“陡峭的乌云”,他说:“穆萨从陡峭一样密布的乌云内听到安拉的话”;或许从火中听到;或许天仙作“中介”。后两种解释尚等研究,因为若按后两种解释,则穆萨失掉了与安拉对话的这一独特性和优越性。至于,前一种解释,或许指别的地方和别的时间,否则,古兰记载的安拉与穆萨对话的地点是在穆萨以为是火炬的那棵吉祥树旁边。
    “安拉尚未与穆萨对话之时,自古就是能言的”,甚至没有创造穆萨的本源之前,更不要说与穆萨对话之时。
    “安拉尚未创造万物之时自古就是创造者”,“尚未创造之时”是一句状语,意思是安拉在创造万物之前已是创造者。也就是说,“创造者”这一德性是本义,不是喻义。
    伊本•艾布•舍热弗说:“安拉有能力创造万物”,但这话一般解释为安拉能够创造万物,但或许创造、或许不创造,或许可能在特定的时间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其实不然,安拉是真实的创造者,创造必在特定的时间发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05: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