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10507|回复: 10

拉萨的一处伊斯兰教拱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7 16: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拉萨先贤辟尔•亚郭布
西藏回族人物志略
                周传斌 陈 波
    辟尔•亚古博(Pir Jacob)17世纪由克什米尔入藏的伊斯兰教阿訇。“辟尔”一词系波斯语“导师,领导人”之意,波斯和印度的苏非派用作对其导师的尊称。据传,辟尔•亚古博在拉萨北面的根培乌孜山(Gymbo Utse)的一块天然岩石上做礼拜。此情景被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1617-1682)在布达拉宫用望远镜看到,遂派人询问。辟尔•亚古博申明了自己的信仰,并告以穆斯林在拉萨没有自己的宗教活动场所。五世达赖为他的虔诚所感动,乃在拉萨西郊的沼泽地边缘赐给他一块五个射程方圆的地方,当时称为“箭达林卡”(藏语,远程射箭之园林)。今天称为“江达岗林卡”或“卡契林卡”(克什米尔人或穆斯林的园林)。辟尔•亚古博率领穆斯林把这片沼泽地改造成一片园林,建起了礼拜殿和坟园。林卡内现存的一座礼拜殿,据称创建于1775年(乾隆四十年),殿后有一座用矮墙围起的坟墓,据传即辟尔•亚古博之墓。墓前的乌尔都文刻石已模糊难辩。根据“辟尔”这一尊称及其在山上做礼拜的行为来看,这位亚古博应是一位苏非派导师。至今,拉萨穆斯林仍广泛传诵着辟尔 •亚古博的事迹,每年都有人专程登上根培乌孜山,到那块据说是亚古博礼拜处的岩石旁诵经纪念这位贤人。(《回族研究》1998年第3期  总第31期)


   

••克什米尔穆斯林林卡、礼拜堂与墓地
仵军魁
拉萨西郊,罗布林卡以西约1.5公里处,有一片克什米尔穆斯林林卡,林卡南邻现自治区艺术学校,北、东、西均邻沼泽和草场,克什米尔穆斯林礼拜堂与墓地,位于这个林卡的中央地带。
这些穆斯林林卡、墓地和礼拜堂始建于五世达赖洛桑嘉措时期,距今已有313年的历史了。
一、林卡
五世达赖时,拉萨住着一个从克什米尔来的伊斯兰教圣人(应为“贤人”——编注)彼尔•亚郭布,因当时拉萨还没有清真寺,他便常去“根碚乌孜”山前作礼拜,这情景被五世达赖多次发现,彼尔•亚郭布对伊斯兰教的笃信的忠诚,得到五世达赖的赏识,遂赠林卡这块地,并立以文据,写明林卡四至,且豁免林卡的一切差税,林卡范围很大,据说以五支箭的射程为限界。尔后,彼尔•亚郭布率领在拉萨作买卖的克什米尔、尼泊尔、拉达克等地穆斯林栽植树木,修建礼拜堂,营造房舍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使林卡和这组建筑初具规模。现在的林卡植被覆盖,绿荫丛连,环境十分幽静。
五世达赖的优厚待遇,吸引越来越多的克什米尔、拉达克、尼泊尔、锡克、英国等地的穆斯林们来拉萨作买卖和定居,五世达赖也常常于藏历每月八日、十五日,邀请所有穆斯林到布达拉宫作客,并两次赐给他们很多食品,渐渐成为定制。西藏开始铸钱以后,邀请他们作客时,达赖还给每个成人赐三个章卡(藏银元),小孩一个章卡。五世达赖还专指定“格林姑息”为其经商的地点,这些措施对加强西藏和外地的商品贸易、经济交流,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林卡南边原有一条小河,来去拉萨很觉不便,三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录陡”的克什米尔穆民,自己出资修了一座小石桥,本世纪五十年代倒塌了。1978年政府在原址处修了座水泥桥。去年,穆民小孩发现了一个刻有巴基斯坦文字,意为“历史古城”的石条。估计是三百前的“录陡”所建的“录陡桥”上的石块。
二、礼拜堂
在林卡正中,藏式平顶建筑,由住舍、伙房、仓库、小教室、浴室和礼拜堂等组成。这里常住一家穆民,主要负责看守墓地和林卡,住舍、伙房、仓库系他们家的私产。小教室是在河坝林居住的部分穆民小孩学习阿拉伯文的场所。浴室是这家人和到这里来作礼拜的穆民们大净、小净的场所。礼拜堂在这家住房的西边,座北朝南,三进五间,东西长12米,南北宽6.7米。堂内挂、铺,陈设与大、小清真寺基本相同。本世纪二十年代前,拉萨小清真寺尚未建造,除内地回民到大清真寺作礼拜外,其余穆民作礼拜全要来此。即是小清真寺建起以后,死去的穆民还要送到这里的墓地安葬。
现在这个礼拜堂,建于1948年,是十三世达赖命藏官与阿訇共同组织穆斯林们建造的。其他建筑年代也不久远,可能是后来维修和扩建的。
在这组建筑的两[西?]边,有一个被墙围起来的小园子,园子内两[西?]侧还有一座东向的礼拜堂,面积6柱,现已废置不用。据了解,这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在原礼拜堂旧址上建造的。原礼拜堂始建年代不详,据现场观察,面积比现在要大,约25间左右。
三、墓地
墓地位于建筑群的南边约20米的地方,占林卡的一小部分,形成的年代与林卡相当,墓地四周围墙,有门出入。墓地围墙内也有树木,但远不如墙外稠密茂盛,墓地为长方形,南北长87米,东西宽76米,总面积为6600多平方米。墓地内埋葬的墓已无法统计,因为每当墓增加四、五十个后,就集中迁葬于一个大墓内,其他墓穴又夷为平地。
现存的墓冢绝大多数南北向,只有极少数有偏差,形制为竖穴式。入棺后,于墓穴口部棚以木棍,上复草,然后加土坯或草皮形成墓冢。近代则用较方整的石块或水泥筑冢、冢均很低,高出地面0.2-0.3米。石头或水泥冢一般修成五脊四面坡式,中脊梁两端分别作一小方柱,类于汉式古建屋顶,也有个别修成直字形。墓冢大小不一,大者2.8×1.1米,小者1×0.7米,一般墓冢长为2-2.4米,宽0.9-1.1米.在较早墓冢的南头或北头,置一长方形石块,石块大小不一,大者0.82×0.4×0.15米,小者0.39×0.28×0.16米。石块上面凿有或长方形、或园角条形、或菱形、或“+”字形、或三圆相切形的浅槽,槽的长宽深浅不尽相同,按穆民的风俗,槽内是由死者亲属放些糌粑之类供鸟食饮的,否则,鸟在墓冢地饥叫,会使死者在地下难以安宁。在这个长方形石块的两侧,刻有巴基斯坦文字,内容是死者的姓名,死葬时间。例如:“哈丽玛,女,死于穆历1179年(公元1758年)”;“格日牧拉,男,死于穆历1349年(公元1928年)。”
据调查,墓地的西北角有为第一个来拉萨的伊斯兰圣人(应为“贤人”——编注)彼尔•亚郭布专门修的大墓,墓四周有护墙,墓前立有较大刻石,详记了他的事迹,但后来围墙被毁,刻石也失踪了。
这个墓地所埋葬的,多数为克什米尔人,也有拉达克、尼泊尔、锡克、英国等地的穆民。(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拉萨文物志(内部资料 )》1985年8月出版)
发表于 2011-10-17 20: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在拉萨还有先贤的拱北!确实非常不容易啊!请问楼主有图片吗?能发上来最好不过了。
发表于 2011-10-18 00: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0-23 13: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应该下载保存。
 楼主| 发表于 2017-1-8 17: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psb.png dc6f8dd83198eec9b0f2353df7f6a9a1.jpg f73887dcbd92c2f5fff8f0dd1a54dcb8.jpg psb (1).png psb (2).png
发表于 2017-11-22 21: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世仁的青藏行之四—射箭赐地安“卡奇 [1] ”
  来源:保安族文化网  作者:马世仁   
   
      在尼泊尔清真寺以东还有一座清真寺,由循化人管理,匾额上书写,始建于 1655 年,我们去时正在维修。寺南面有条 3 米 宽的沙路向南延伸,顺路走去,两侧是杨树和柳树林,林间有墓堆。距寺 1 公里的路上建有一座主体为方形建筑,顶部是圆穹的亭式建筑,建筑物四角跨过路边,中间是空形。亭沿南端中央塑有一把上弦的弓箭,亭沿下方刻有 1650 四个数字,圆顶有新月标志,亭西侧立有一石碑,碑文开头用乌尔都文刻写“台斯米”( 奉普慈特慈的安拉之名),碑文用乌尔都文、藏文、中文、英文四种文字雕刻:“公元 1650 年,五世达赖喇嘛时期,从此地点向四面八方射箭,以落箭地为界,划给贵人彼尔亚古夫名下,八角街常驻的穆斯林们。”碑四角刻有指向四方的弓箭形象。

     拱亭设计精巧,结构简洁、雕塑巧妙,美观大方。碑文简明,主题突出,是伊伊斯兰文化、藏文化、西方文化与中原文化融为一体的艺术品。即有历史意义,又有民族团结现实意义,还有深远的文化价值。是研究西藏伊斯兰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源。亭下西侧,立有半人高的石墩,侧面刻有清真言,墩顶是长方形水槽用来盛水,供过往飞鸟饮用,所得“索阿布”(宜)在亡人身上,这是克什米尔穆斯林的习俗。我们看着这些文物感慨万千,一方面被贵人彼尔(乌尔都语意:筛海)亚古夫的伊斯兰精神所感动;另一方面感叹五世达赖喇嘛不愧为是一位胸怀宽阔的得道高僧。我们在布达拉宫看到五世达赖喇嘛神像和说明,因为他是对西藏历史上作出巨大贡献,所以,用 3700 多公斤黄金塑造了一座高达 12 米的神象。大家由感而发的议论,五世达赖喇嘛把彼尔亚古夫筛海称呼“贵人”,显示出他的谦虚,射箭划地百十亩,表现出豪爽大方的气度。如果在穆斯林聚居区,穆斯林掌权者能给佛教徒划出这么大地方吗?我们的结论是很难做到。


      碑文“常驻八街角的穆斯林们。”说明穆斯林在八角街做生意己经很久。据史料记载,公元 8 世纪初叶,穆斯林己进入西藏地区,在公元 1650 年时,他们已经成为八角街的常驻人口,但宗教信仰环境不宽松。穆斯林的贸易活动繁荣了拉萨的经济,方便了僧俗群众的生活。伊斯兰文化,通过穆斯林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拉萨的社会文明。因为彼尔亚古夫筛海的奇迹感动了五世达赖喇嘛,在藏传佛教核心地方,划拨了土地,供穆斯林送亡人,并在 1655 年就修建了清真寺。通过西藏政教合一最高统治者下令,伊斯兰教合法化,把穆斯林正式纳入拉萨居民,允许穆斯林娶藏族妇女为妻。确立了穆斯林享受信仰自由,婚姻自由,买卖自由。这样,即解决了谋生和成家立业的需求,又解决了精神需求,我们的穆斯林兄弟,只要满足了这些基本需求,就会托靠安拉,安份守纪的生活。因此,五世达赖喇嘛主政的 1650 年,是拉萨乃至西藏伊斯兰教历史上划世代的年代。 在20 世纪20 年到50 年初,保安族商人们从甘肃临夏骑马赶骡子,翻高山,过草地步行 3 个月才到拉萨,在这里修正做生意其间,就是在这所清真寺做礼拜。想到这些,眼前这座清真寺特别亲切。

11 时,我们登上布达拉宫参观。这座宫殿建于公元七世纪,依山形而建,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低层和两翼部分是白色墙面,中间以上是红色的外墙,气势宏伟。宫中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宫内有 999 间房屋,但每个房间空间很小,每道门只能通过一个人。游客拥挤着小步移动,信奉佛教的人每到佛像前叩头、许愿、放钱,满足着自己信仰的精神需求。我们观赏到了各种精美的佛教文化艺术品。看完布达拉宫,被高原人民伟大的智慧和灿烂文化所感动。见证了“ 56 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真理。

(图16)布达拉宫(马世仁摄)
      站在布达拉宫南面台阶上,李效忠先生向西北方山腰指着说:彼尔亚古夫贵人礼拜坐静的地方就在这个方向,距离布达拉宫约 8 公里,我们常人的肉眼无法看清山上的小山头,五世达赖喇嘛怎么从布达拉宫看到彼尔亚古夫筛海礼拜的身影呢?我俩说:噢!这是安拉的大能,通过贵人显迹的“克拉麦其”(奇迹),通过这个奇迹彼尔亚古夫筛海与五世达赖喇嘛会面,以这个机缘让伊斯兰文化在拉萨扎根合法。从布达拉宫向四面望去,拉萨市非常漂亮。拉萨河水从西南向东北流去,没有污染,阳光特别耀眼,远远望去,所有的建筑物和树木都十分清晰。青藏铁路大桥从东北进入拉萨市区,一下子拉近了雪域高原与祖国内地和世界的距离。
发表于 2017-11-22 21: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china-sufi.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EyNjV8YWFlODhlMDd8MTcxMTY0MzcxMnwwfA%3D%3D
拉萨.jpg
发表于 2018-2-8 15: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4 22: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8 20: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00: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