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32800|回复: 5

宁夏的部分伊斯兰教先贤的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2 17: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宁夏的部分先贤
       拱北建筑艺术(节录)
           刘伟
  嘎德林耶拱北
   固原二十里铺拱北。二十里铺拱北是固原嘎德林耶九彩坪门宦的重要拱北之一,距固原城20里,位于银平公路东侧的山坡上。整个建筑顺山势而建,集伊斯兰教建筑与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为一体,气势雄伟,森严而神秘,清水河从脚下流过,绿树葱郁,环境幽雅。
   二十里铺拱北的建筑格局为六进式。围墙门第一进是门厅,第二进为院落,第三进为砖坊,第四进为拱北内门,第五进为墓室,第六进为后院。墓室前有殿院,左为客房,右为外院,规制完备。穆斯林在此举行宗教活动后,还可休憩。拱北内有大小三座陵墓,攒尖顶亭式的墓亭、硬山、歇山等形状的门厅,庭院诸建筑,覆以辉煌耀眼的琉璃瓦,飞檐、鸱吻、斗拱、亭刹,或伸张,或高耸,轮廓丰富。拱北内无论是墓亭,还是门墙,皆有精巧的雕刻,云纹、龙纹、古线纹等浮雕、高浮雕,以夸张和变形的手法。装饰着坚实的建筑,舒适而紧凑,朴质而华丽,显示了穆斯林工匠的高超雕刻技艺。
   同治年间,二十里铺拱北也未能幸免于难,旋即被毁。后由固原提督雷正绾及官绅军民捐资,按原貌修建,依山势分三院,并立铁杆旗一对,雷正绾亲自撰写“重修南古寺碑”,该碑“文革”时遭到损坏,碑文字迹漶漫,难以辩认,仍立于寺内。1920年海原大地震,拱北再次被毁,后由九彩坪重建。1981年,在“文革”中被拆毁的基础上,广大回汉各族群众八方筹措资金,陆续重建,现已修葺一新,有大殿、墓庐、经房、浴室、厢房等,成为固原地区一处著名的伊斯兰教文化人文景观。
   九彩坪拱北。坐落在海原县九彩坪乡九彩坪村的疙瘩山巅上的九彩拱北,是嘎德林耶七辈道祖杨保元、九辈教主杨枝荣等人的墓地,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拱北始建于同治三年(1863年),民国九年(1920年)海原大地震时被毁,1942年重修,建筑面积近10亩,亭台楼房100多间,“文革”中,建筑物又几乎全遭破坏。1980年后,经过多年的修复,基本恢复原貌,一进四院建筑物均以水磨砖雕装饰,重现了当年建筑风格。进拱北大门,在前院照壁背面,镶嵌3块石碑,上刻嘎德林耶门宦的道统史所记载各辈道祖的事迹,石碑两旁有对联。二进院建有砖木结构过道,东西两侧为客厅。三进院为水磨石砖雕面的山门。其中(门)一般平时不开,中门两旁各有一偏门,中门左壁为砖雕图案,右壁为砖雕海莲花;背面有海水朝阳、月照松林砖雕图案;山门两侧是墓室。四进院为中堂,是拱北的主体建筑,由大卷棚、东西小卷棚、八卦亭等组成,大卷棚后的中八卦(实为六卦、习惯称为八卦)内为杨保元之墓。亭下端有砖雕基座;中部左右各有一团中形图,其图案由阿拉伯文字母组成;窗上方四周有吊垂牙子板、如意彩、鸽子头、飞椽、滴水猫头鹰兽背、琉璃瓦等构件;顶部为钻天顶,上置空瓶、新月。疙瘩山下有古堡道堂,门额上书“清真古教”四字。现任拱北当家人李德贵十分重视绿化工作。在拱北四周植树1000多亩,计10万余株,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环境优雅幽深。
   黑窑儿拱北。位于火石寨丹霞奇观旅游景区的中心地带,北有石寺山、石城堡禅佛寺,南依云台山、扫竹岭,东靠板石窑自然风景区,西面紧靠一石山,山势险峻。半山腰有一天然石洞,传说是嘎德林耶头辈道祖静修和传过道的地方,山顶南端有一水泉,泉水清澈甘甜,是道祖静修时取水之泉。黑窑儿树木茂密葱茏,环境优美,庄严肃穆的大殿坐西向东,不同的是,黑窑内的碑上雕刻着二龙戏珠图。从海原九彩坪嘎德林耶中和堂主事人李德贵于1999年农历5月7日继立的石碑碑文中可知,头辈道祖在此隐显事道的经过及其传道的功德。碑上记载:头辈道祖从麦加来到中国传教,吾门自玄圣阿里以后,首称道祖华哲•阿布都•董拉希,又称穆呼引的尼,天方人也。学冠天人,洞彻幽冥,来中华,居名山,栖岩餐风饮露,神鬼莫测。清朝初年到陇东、西海固,往返市井,未便居之,乃移之附近黑窑。此地佳木葱葱,山环水抱,有石洞天成。道祖乃息隐其中,一时山里求道之士络绎不绝。道祖在我国西北、西南各地隐显事道,神异而伊斯兰者蒙道祖善导训化,一时大贤上人蝉联而出……后华哲•阿布都•董拉希乘一梅花鹿飘然而去,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3月25日,隐光于四川蟠龙,又盘龙山,而黑窑儿只留下一个空空的天然石洞。经后人在石洞前几次修建,规模之大,称黑窑儿拱北,是伊斯兰教嘎德林耶九彩坪门宦朝拜地。
   甘石窑拱北。又称“龙潭寺”,还有一个堂号称“积善堂”,位于西吉县境北部的火石寨乡。拱北建筑周围为砖雕和木雕,在拱北积善堂正背面的砖雕上面,雕刻的图案是嘎德林耶的九彩坪拱北(即“中和堂”)整体建筑的立体图。这里的砖雕和木雕都是附近的回族匠人所做。在院内有一块砖雕正面书写“龙潭寺”三个大字,背面是龙潭寺碑记的碑文和图案,还有一块砖雕,正面书写“积善堂”三个大字,背面书写“重修龙潭寺纪念碑”的碑文和图案。
   明月道堂。位于固原县(今原州区)三营镇,教众大部分系抗战时由河南迁来的难民,它的“老人家”是马仁甫。明月道堂系甘肃兰州市嘎德林耶灵明堂的分支。灵明堂创建于民国初年,俗称“疯门”,创始人马一龙(1853—1925年),字灵明,道号古土布•哈尼佛•董拉黑,世居兰州。后接受虎夫耶和嘎德林耶学理,在兰州西园传教。他常年身着单衣,腰束麻绳沿街乞讨,行止近疯似癫,然其信守虔诚不懈,苦修至坚,受到一些人尊敬和追随,并为其在兰州西园修建拱北道堂,起名“灵明堂”,后在新疆哈密、乌鲁木齐等设有分堂。其接替人依次为单子元、汪寿天。该门宦主张接替人“老人家”不娶妻室,终身出家干功,否则不能继承“老人家”职位进行传教。马仁甫原籍河南孟县人,经营皮毛为生,抗战期间河南沦陷后迁至兰州,皈信了灵明堂,与灵明堂的上层合伙做皮毛生意,后迁至固原三营继续经营皮毛生意,经过几年积累,手中有了一些资本,马仁甫便在三营镇华平梁修建了一所庄院,定名为“明月道堂”,宣称自己是修道的“老人家”,在其周围的回族群众中进行传教活动。目前,道堂新建的拱北由六角形的八卦亭和卷棚组成,上面的砖雕和木雕十分精美。
   石塘岭拱北。石塘岭是伊斯兰教嘎德林耶一支,创建于清末。被尊为该派的道祖马胡子老人家——尔不顿• 热合玛尼于清末据说徒步朝觐三次,历时十二年,后在宁夏同心石塘岭一带传播伊斯兰教苏非主义嘎德林耶教理,清光绪六年(1880年)马胡子归真,埋葬于同心石塘岭,石塘岭杨家与海里凡为道祖修建了拱北,始称石塘岭道祖拱北。该拱北“文革”期间被拆毁,1984年重修保留至今。拱北前殿是歇山顶,殿堂隆起,殿上飞檐四出,卷棚八字墙,砖雕精美,后面是八卦绿色圆宝顶。
   大梁拱北。始建于清代咸丰末年(1862年),其时马胡子老太爷归真,由其子马四阿訇主持建成。1920年拱北受地震破坏。1930—1933年,买西舍尔巴乃老太爷主持翻建。当时,洪岗子老太爷竭力相助,筹措钱粮,即将伊斯穆乎松第拱拉西与买西舍巴乃俩老太爷所眠之位分置于依布尼恩巴西老太爷灵位之后,西侧由原独亭式扩建为三亭式。1966年遭“文革”破坏。1982年哈米东买治东老太爷应民众所望,将拱北彻底翻建,改三亭式为三合一顶部三层式,前两侧建望远楼各一,其造型壮观,结构坚固,工艺考究,装饰精美。
   虎夫耶拱北
   洪岗子拱北。洪岗子拱北位于同心县下流水乡洪岗子村,南边滩地上有109国道经过,后面北边为米钵山,其名因该村以洪姓为主而得名。民国26年(1937年)农历7月24日洪寿林归真,教众在坟墓上建起灰砖八卦亭拱北,并建有附属的沐浴室、照壁、坐静室、门楼。拱北周围有家人和教众坟。“文革”中拱北被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于1992年重新修建洪岗子拱北。到1994年拱北落成竣工。目前已成为堪称西北一处规模最大、气势最雄伟的拱北。拱北还附属建造了礼拜殿、沐浴室、餐厅、宣礼楼、接待室、花园、假山、门楼、书院等。
   拱北建筑形式采用中国传统庭院与阿拉伯式建筑相结合,并吸收了现代西方建筑手法。拱北坐北朝南,北依山峦,南面平滩。布局完整,采用传统四进四合院格局。沿一条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分配,有次序、有节奏地布置四进四合院,形成一组完整的空间序列,递进层次。每进一院都有各自独具的功能、要求和艺术特色,共同表达了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风格。采用中西合璧的建筑装饰,成功地将中国传统手法和伊斯兰装饰手法融会贯通。拱北占地50亩左右,南北长400米,东西宽70米,总建筑面积28600平方米。拱北周围植树100多亩。
   拱北建于台基之上,系宫殿式建筑,顶部为阿拉伯圆拱顶样,分上下两部。建筑平面呈凸字形状,钢筋混凝土结构。上殿前檐左右各有两个绿柱子,顶为尖拱形平面,上置一个大石英钟,两侧有阿拉伯经文对联。上殿的顶部是一个浑厚饱满的圆包,下部呈绿色,上部白色,顶部置宝瓶装饰,镀金的新月直插云霄,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圆包前内侧建有两个中式小阁亭,四面飞檐,跑龙走脊,铜色琉璃瓦覆盖,雕梁画栋,古式柱子与圆拱顶相呼应。圆包顶外侧两旁耸立着两个三级锥形尖顶塔,塔顶都置月牙,塔楼内塔梯可上塔顶。上殿的两侧又建两个圆拱,由若干柱子托着一个圆包,上边也置一弯月牙。整个建筑相当壮观,气势雄伟。殿门柱子林立,门窗精雕细琢。从殿门进入先到前殿,两面墙上画有国画。正面门楣上挂有匾额“真光普照”、“穆教泰斗”,此殿为专供教民诵经祈祷之用,殿内肃穆庄严,整洁干净。从殿内塔底进去,沿楼梯而上到站台,鸟瞰全院,宫殿、楼、阁、亭、室、墓、碑尽收眼底,通过光影、色彩、花纹、装饰、空间、节奏、造型完整有序地组合,成功地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在一起。
   通贵门宦道堂。属虎夫耶教派的一个支派,于民国初年由马金贵创立。相传通贵门宦来源于清光绪年间甘肃平凉有个称为“桥店马”的阿訇,到新疆“二营善”地方学道,学成后回到甘肃平凉、宁夏通贵等地传道,收马金贵为徒弟,1919年由马金贵在通贵建立道堂,干功传道,故称通贵门宦。
   马金贵,通贵人,人称“小马阿訇”,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原系通贵乡的一个稍麻(大寺下属的小寺)的开学阿訇,自受“桥店马”的传点后,在通贵坐静修功,并给信教群众传授闭气“迪克尔”(低诵)。马金贵在清朝末年到沙特阿拉伯麦加朝觐一次,回来后继续在群众中传“迪克尔”。马金贵于1938年逝世,终年73岁。之后由其子马光林,人称“大师傅”为他在通贵修建了拱北,继承其父传播通贵门宦的主张。“文革”中拱北被拆毁,道堂房屋被生产大队占用。1986年落实党的宗教政策,退还了房屋,并在经济上给予了补偿,由当地信教群众修葺,恢复了原拱北、道堂。道堂主要有两层攒顶八卦亭两座,过尔曼里的古典式礼拜殿一座。
   李道祖拱北。海原李道祖拱北位于海原县西门外回族公墓的中央。墓主李道祖是虎夫耶老人家。20世纪40年代,时任海原大寺教长的虎夫耶海里凡周兆仁出面募集资金修建了拱北。拱北的主体建筑是灰砖八卦亭及琉璃瓦的卷棚厢房等附属建筑。1958年拱北的卷棚厢房附属建筑被拆,只保留下了坟墓上的八卦亭建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政策落实,拱北进行了重修。在原拱北基础上又增建了厢房、诵经室、门厅等建筑,规模比以前更大。
   三岔河拱北。位于海原县高台乡三岔河村。左边的拱北位于本村坟墓旁边,拱北前为静室,三间砖木结构平房,屋顶前檐5个尖拱形,两面山墙上绘有苍松翠柏水彩画,门窗精工细做,浮雕为阿拉伯经文和草木图案,室内木制匾额上写有“十八字真言”以及挂着各地信众送来的匾额。每年农历四月一日忌日,甘宁青的不少信众都来过尔曼里。
   左边的拱北是嘎德林耶九彩坪绿色瓦顶的拱北。
   塔桥拱北。丁香(又名丁祥),甘肃洮州(今临潭)人,于乾隆31年和45年两次朝觐,遍游西亚诸国,结交名人,并接受奈格什板顶耶道堂教旨。之后在家乡洮州、兰州、河州、川口等地宣扬苏非教理,教众俱增,成为西北地区较著名的学者。清嘉庆4年归真,葬于银川塔桥并建拱北,文革期间拱北被毁,现在的拱北是2002年重新修建的。
      
   周海里凡拱北。位于同心县丁家塘乡杨家塘村,周海里凡于1948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归真。现在拱北占地3亩左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多,整个拱北建筑由寝殿、八卦亭、门楼、厨房、接待室等组成。拱北坐北朝南,拱北门楼修建得十分壮观,正门5间,3个门洞,白色瓷片砌墙,门顶前檐红瓦飞檐,上面建造八卦亭,飞檐高翘,青色筒子瓦覆盖,两侧建攒角形两层塔楼,气势雄伟。四周围墙环绕,墙顶覆有绿色琉璃瓦。进入院子,拱北建于中央。据说这是仿照青海凤凰山拱北而修建。拱北前的静室为中国式与阿拉伯式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屋顶前为绿色琉璃瓦飞檐,有回廊环绕,上面是一组绿色圆顶包,中间大四周小,相互环绕映衬。进入室内,四周墙上挂有匾额和砖雕的对联,有信众送的“十八字真言”匾额。静室后面就是拱北八卦亭,用一个砖雕圆花门相接。门上对联:“来信深爱复根源,先传后行传真道”。八卦亭三重飞檐,绿色琉璃瓦顶,每层六面墙上都有砖雕的梅花、松树、鹿、鹤,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丁海里凡拱北。丁老太爷名穆罕默德•哈如乃•丁万明,道号索哈布里哈给•穆迪尼•吾艾黑力•逊奈提•吾里哲玛尔提•穆罕默德•哈如乃,祖籍丁家二沟,出生于光绪九年(1883年)农历二月二十八日。自幼习学阿文,博览经卷,聪颖过人。1920年继任虎夫耶洪道祖哈里发。1949年农历正月十三日归真,时任海原大寺教长,享年60岁。老太爷经文造诣甚深,经培育成功的阿林多达200余人,穆勒德遍及陕、甘、宁、青、新五省。应海城众教胞愿望,将老太爷安息于李道祖拱北近前。1954年教民马富荣主持修建了小亭,文革中被毁,1979年众教胞在原址上重建亭子,1985年经丁爷家族成员及李华荣等海城众教胞迁至现址,并修建拱北。现拱北包括静房、灶房、接待室、沐浴室、礼拜殿。拱北呈六角形平面,上为圆顶建筑。静房为阿拉伯式建筑,前檐为卷棚,绿色琉璃瓦,屋顶一组圆拱形绿顶,中间大两侧小。圆顶中间为铁制框架,上面为阿拉伯文,下面书写“海原丁爷拱北”六个大字。静房四周有回廊环绕,静房室内墙上悬挂匾额。整个建筑气势雄伟,肃穆庄严。
  旗杆梁拱北。旗杆梁拱北位于宁夏西吉县马莲乡赵口村,南与甘肃静宁相邻。该拱北曾毁于“文革”,1990年农历七月重建,1993年农历九月落成。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拱北门庭有三道:第一门道内为五亭一卷,琉璃瓦盖顶,12根明柱平行直立,四周砖木雕刻华丽,内外迎面墙壁饰有阿文书法图案。第二门道内为中院,设在山门外,中门内,并分东西两院,各有住房、客厅等。第三道门内为里院,内有远方上拱北人居室、饭厅、灶房等,分东西两厢对称而建。
   王道祖道堂。王大桂清末宁夏回民起义首领。宁夏同心王家团庄人。同治元年(1862年),随马兆元在预旺城起义,攻打海原末克,被清军招降,随同前往固原“收服各股”。报请授予六品顶戴。同治二年春,穆生华攻取固原,他奉命前往招抚,被杀。后葬于王团并建拱北,现在的拱北是2005年重新修建的。
   哲赫忍耶拱北
   四旗梁子拱北。位于吴忠市北门外东侧,占地面积约2亩7分。同治年间西北回民反清起义失败后,同治十年(1871年)农历正月十三日清军将领刘锦棠为祭奠被回民起义军击毙的刘松山,将哲赫忍耶第五代教主马化龙(教内尊称十三太爷)凌迟处死于该地。1925年马元章令其“热依斯”马学海以重金将该地买回,修建“拱北”。1960年坟垣被推倒,“文革”中坟墓被平掉,1984年落实政策退回了原坟地,并先后补偿人民币1.27万元修复,由板桥、鸿乐府道堂共同管理。
   整个拱北建筑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高24米,为六卦形拱北。六卦塔形含有二层意思:一是按哲赫忍耶六角帽形而设计仿建;二是象征着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拱北底座为1.8米,下有9层台阶,直登拱北正门。底座上面围有0.51米的“垂卦财子”栏杆,每个栏杆上面都精雕细刻花草图案。整个拱北建成后,表面全部用砖青灰粉饰,拱北内全部用白色大理石镶嵌,拱北的各种花草图案全部是水泥浮雕,整个拱北精雕细刻而成。
   板桥道堂。板桥道堂是哲赫忍耶门宦的道堂,与吴忠市相距10里。始建于1946年,规模较鸿乐府小,由道堂、拱北、清真寺三组建筑组成。该道堂建筑在一座方形城堡内,犹如一座小城,四角都有角楼。在道堂城堡内,建筑都沿用一般民宅,采取四合院式,道堂本身大厅较为高大,鸿乐府拱北的建筑联为一体,而板桥道堂则纯为讲道而设。板桥道堂虽分三处建成,房间较小,但道堂外貌的城堡形式,甚为壮观。
   西吉滩道堂。西滩乡得名于西吉滩。西吉滩原名席芨滩,后雅称今名,是伊斯兰教沙沟门宦的道堂和拱北。清末民初马元章在平凉、张家川、固原地区振兴遭清军残酷镇压的哲赫忍耶教务,选此为据点之一,建道堂办教传道。1920年海固大地震中,道堂、清真寺均遭破坏,马元章遇难归真,其子马震武继承教权后予以重建并长期传教,原寺有礼拜大殿、沐浴室、厢房等建筑。“文革”中道堂、寺院均被人民公社占用,宗教政策落实后归还。1990年道堂重建,清真寺礼拜大殿是新建的钢混结构。在西吉滩道堂的院里南边的中间,有一间房屋的地基是用青砖围砌起来的老房子。这座老房子是当年仿照北京西宫修建而成的道堂院落中的一座,1972年在拆除时幸存下来,现在还算保留完整,据说建于20世纪20年代海原大地震后,除了这座仅存的老房子外,在道堂的靠山根处还有一些黄土高原特有的窑洞,当年“沙沟太爷”马元章坐静的土窑洞还保留着。西吉滩道堂每年正月十三日、三月二十七日、四月八日、十一月八日等,都要举行盛大“尔曼里”活动,纪念哲赫忍耶的各辈教主。
   
   沙沟拱北。沙沟位于西吉县东北30公里,地处西吉、海原、固原三县交界的深山之中。沙沟拱北集拱北、道堂、清真寺为一处。其中清真寺创建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原有大殿、厢房、沐浴室等建筑共25间,占地面积两亩多。寺北侧为马元章讲经传教之道堂所在。拱北占地300亩,墓园分布在一座南北向大山延伸地带,丛冢密布,肃穆雅静,气势非凡。“文革”期间清真寺、道堂均被拆除占用,拱北陵园亦遭破坏。宗教政策落实后,1979年教众集资重建清真寺,成砖木结构礼拜大殿8间,沐浴室3间,厢房9间。1985年后再次重修,改大殿为阿拉伯圆拱顶式,规模仍较小。道堂、拱北亦归还教众并予以重建、维修。沙沟拱北现为哲赫忍耶宗教活动中心之一。
   鸿乐府道堂。属哲赫忍耶沙沟门宦。位于吴忠市金积镇西南约10里外(今属青铜峡市峡口乡),这里曾是19世纪80年代西北回民起义的中心。哲赫忍耶第四辈教主马以德殁后即埋葬此地,并在此建起拱北,沙沟门宦教主马震武去世后也葬于此。道堂原来规模已不可知,约在1922—1923年间,由马锡恩将道堂建好,其建筑由道堂、拱北、住宅、花园、客房、水房、厨房、账房等构成。在道堂院落周围,还有很大面积的果园及农田。其主建筑是三合院式带天棚的大建筑,又能使教众直接看到道堂后面的拱北建筑群,而且沿袭我国庭院式建筑形式,以示与清真寺大殿有所不同。
   固土布拱北
   “固土布”是阿拉伯语,意为轴心、极点、首领。固土布被认为是特殊的“卧力”,隐藏在人间,是真主派往人间的要人。在宁夏他们大多数是外国传教士去世后由当地人所建的拱北。这些拱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与这些拱北有关的还有不少的传奇故事,虽然这些传说没有文字记载,但在当地回族群众中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传说往往把贫苦、苦行主义、精神奉献及因果报应等主题联系在一起。来上拱北的有信苏非主义的各门宦回族群众,也有老格迪木派的一些回族群众。每年有固定的日子在这些拱北举行尔曼里活动。
   克马伦丁长老拱北。克马伦丁长老拱北即是克马伦丁长老的坟墓。后来,虽在坟墓旁修建了清真寺,但仍称为克马伦丁长老拱北。它位于贺兰山著名的风景区——滚钟口内。这里居高临下,风景优美,地理形胜具佳,后为山势雄伟、层峦叠嶂的贺兰山,前为平坦开阔、沃野千里的银川平原。据史籍记载,克马伦丁原名为克马伦丁•本•奥斯曼,阿拉伯也门人,于16世纪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银川等地从事传教活动三十余年,于1628年7月13日归真葬于此地。当地的穆斯林为了纪念这位弘扬伊斯兰教,为伊斯兰教在银川地区传播做出重要贡献的传教者修建了拱北,并于1644年修建了清真寺,以资永久纪念。
   现在所看到的拱北清真寺,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民族宗教政策时重修的。拱北的平面布局呈四合院式,礼拜大殿坐西,南北两侧是厢房,位于东侧的拱北外为木构建筑,整体风格深受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影响。清真寺礼拜大殿为长方形,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檐额施彩绘。两侧厢房则是我国木架建筑风格与银川地区民居屋顶的艺术结合,柱、檩、枋等架构主体屋架,形成两列长廊,而屋顶则是银川地区民居常见的平顶式。出檐的廊柱、檩、枋等施以蓝色和绿色为主的彩绘,与条砖铺砌的院落一道,显得整洁、静谧和庄严。这里不但是广大穆斯林群众纪念这位热心传道者的场所,而且是一座中外文化交流、伊斯兰教在银川地区传播的历史丰碑。
   王家井拱北。是一座“固土布”拱北,又名依布拉黑麦巴巴拱北,初建于1941年,该拱北位于海原县城不远的王家井村东边山坡上,据传是清末一位传教先贤归真后埋葬于此,后来信众在坟上建一拱北。“文革”中被拆,1982年重建。现在的拱北三重飞檐八卦亭。每层墙面绘图案,附建诵经堂、礼拜殿。
   
   羊圈堡拱北。原州区羊圈堡卷棚和八卦亭。
   同心老坟地拱北。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县城回族公墓老坟地,拱北是青砖做的八卦亭,墙上有精美的砖雕。
   中北村拱北。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中北村。拱北形状呈圆锥形,外表用白灰粉饰,为砖木结构,高4米。拱北为砖木结构,圆顶锥形上面有一宝葫芦,60公分高。远远望去是典型的阿拉伯式建筑风格。拱北周围铺着地毯,坟上盖着绿色的挂单,门朝南开,拱北内有一坟墓,用一米高的土围墙围着。(刘伟著《宁夏回族建筑艺术》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彭阳县2处拱北*
  彭阳县有挂马沟拱北和古城拱北2处。……
  附:《彭阳县境清真寺、拱北一览表》

挂马沟拱北        清        古城镇挂马沟村内        虎夫耶        1993年重修八卦、大厅子、小厅子、沐浴房、灶房,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        存有香楼、桌子等
古城拱北        清        古城镇街道        嘎德忍耶        重修八卦、围墙、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       
(杨国宁主编《彭阳县文物志》 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3年8月第1版)
       
     



发表于 2013-8-23 11: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赛俩目

楼主提供之资料实属可贵难得,祈求真主多多的恩赐于您和家人;

另外就其当前中国伊斯兰的发展,更需要各地朵思替能多多发布和报道当地教门之特色、历史传承、攻修特色等,
以便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伊斯兰的博大精深。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伊斯兰的伟大召唤!阿米乃
发表于 2013-9-12 10: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5 15: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4 22: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拱北也是宗教建筑艺术浓重的一笔。
发表于 2022-8-8 22: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00: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