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6894|回复: 0

中国伊斯兰教 名贤名墓史料选 (第一辑)(1)哈密盖斯巴巴 玉门吾艾斯巴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30 09: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伊斯兰教
名贤名墓史料选

(第一辑)
述而 主编



                     2006年圣纪节印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编印说明
自宛嘎斯巴巴奉圣命入华传教以来,至今已逾1300年。传教授业,代代不乏贤哲。但由于种种原因,有关他们及其陵墓的资料匮乏。
今愚等喜逢盛世,举意搜集贤哲们及其陵墓的零散史料,分阶段陆续整理、编印。一则以保存教门资料;二则好让广大穆斯林认识贤品,学习贤行,尊重贤哲,以获得教门、俗事、后世的吉庆。由于1300年来,贤哲们及其陵墓遍布全国各地,其资料非常零散,资料搜集工作非常繁杂、艰难,大部分珍贵资料今后尚需下大力气挖掘。另外,很多先贤及其陵墓(包括著名门宦先贤)的简单资料还没有找到,今后需下更大力气搜集。现将搜集到的部分先贤及其陵墓的部分资料整理编印。
这一部分资料涉及近500处名贤名墓(包括道堂),分布于以下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云南、贵州、四川、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兹将几点情况说明如下:
1、部分贤哲,尤其是较大门宦贤哲,一般都有较系统全面的资料,仅我们所知就有大拱北的《清真根源》(清代),华寺门宦的《路引集》(清代),哲赫忍耶的《热什哈尔》(清代)、《曼纳给布》(民国)、《哲赫忍耶道统史传》(民国),杨门的《杨子全书 》,胡门的《曼纳给布艾布·则地》,洪门的《两世吉庆》,北庄的《努兹赫徒里古鲁必经》,祁明德先贤的《聋阿訇》、《聋阿訇·二卷》等。这些经书篇幅大,资料完整。其他贤哲也可能有教内系统的资料。有关中国伊斯兰教先贤的资料,还有马通先生著的《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溯源》《中国西北伊斯兰教的基本特征》等。我们在搜录资料的目的为保存资料,因而主要面向容易湮没的、零散的资料,对上面提及的经书中的资料基本没有采录。另外,新疆的拱北数可能占全国的一半左右,由于语言文字资料等方面的原因,我们只收集了与回族、内地伊斯兰教有重要历史渊源的几座拱北的资料。
2、采录资料来源杂,有好多为外教人、或不信贤迹者所写。对其中的不合教门的有些说法、评论,我们做了删节;对文章中与本题关系不大的部分,选录时也做了必要的删节。对以上两种情况,在文前用“(节录)”、或在文中用“(略)”的形式标明。
3、受“现代派”的影响,有些文中将真主的尊名“安拉乎”写作“安拉”,采录时在后加“[乎]”写全尊名。
4、对阿拉伯语中的称呼圣人的“热苏里”、“乃宾优”,包括刘智先贤在内的前辈的所有先贤和穆斯林,将其译为“圣人”、“贵圣”、或“主的钦差”。而一些“现代派”出于贬低圣人的目的,将其译为“使者”,其中暗含轻视圣人的意图。众所周知,使者与使唤者、被送达者的关系是:使者是仆,使唤者是使者的主,被送达者是与使唤者对应的主、或是使唤者的臣子、或是使唤者的主。可见,一般情况下,使者低于被送达者。所以,按“使者”的意思来讲,不仅有贬低圣人的意思,甚至有将自己举伴主的嫌疑。而“圣人”、“贵圣”、“主的钦差”明确了“主、圣、徒”的关系,因此在采录中有误译为“使者”处,注出“[应为‘圣人’、或‘主的钦差’]。
5、清以前,东南沿海一带似乎有“圣人(圣哲)”和“先贤(贤哲)”混用的情况。将先贤墓(坟、陵园)称为圣人墓(坟、陵园)等情况,编辑时注出“[应为‘先贤墓(坟、陵园)’]”。
6、有些作者将“探望拱北”,写作“膜拜”、“朝拜”。探望拱北是敬仰和瞻仰贤哲、向贤哲央请好嘟哇,求贤哲凭着在真主阙前的情分,在教门、俗事、后世等一切事上为探望者说情:远恶近善,远灾获福。而“膜拜”、“朝拜”有时引起误会,所以采录时注出“[应为“朝谒”]”。
7、对一些必须加以说明的地方,以“编者注”的形式作了说明。对标点明显错乱或无标点且易纠正的文章,选录时作了一些校正或重新加了标点。
8、对特别明显的错别字,选录时作了修正,修正处不作标示;对把握不大的,在被校正字旁加“[ ]”号或用“[?]”表示。
9、原文中的漏字或辨认不清的字,均用“□”表示。
10、原作中的随文注、脚注、文后注,选录时均做随文注。
11、有些字电脑字库中没有,用“[ ]”内“加”或“减”某部分来表示。
12、标题后有“*”标志者,标题为编者所加。
13、本编者所加的所有文字均用楷体字。
由于愚等学识浅薄,整理编印中可能有错漏,万望知情者不吝赐教。




      


  编者
                                        2010年圣纪节

早期来华传教大师





哈密盖斯巴巴
清代史料
··《西征续录》
方希孟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编注)(三月)十九日,早行峡口,道左边岩洞内有回回墓,门首题曰“唐朝回回一千三百四十年高人到此”。洞内有卧像,上覆以白单,书回回经掩之,土人传系肉身,缠回信之如神,过者必祭。(《西征续录》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民国史料
··《新疆游记》
谢晓钟
(1917年——编注)二月二十三日 晴 大风 上午八时发,马莲井。……星星峡,宿,是日行七十里。峡中乱石错落,故名星星,长约三十余里,曲折如羊肠,两山皆砂石无土。实新疆之东门。用兵西域,此其争地。大店三小店二,民居一。草料粮食皆自沁城运来。道南有土堡,驻排长一,驻兵四。其东数十武,有关帝庙,香火颇盛。庙对面石崖,怪石穿空,凹凸崎□,横亘数十步,下有回回盖氏坟。相传,唐时回回教皇遣盖偕挽葛、无爱二人东来,报唐皇之聘。客死葬此。坟为一小室,门恒扇,阅者启视,骸骨中陈,上覆布帛,层积盈尺,五色□□,颇为美观,闻皆信徒所敬献,若吾湘神庙上之袍然。骸骨亦帛裹,土人谓尚未朽。亦一木乃伊也。坟前有礼拜亭。悬汉回文字布额甚多,题款皆称为“西方先贤” (略)后屡著灵异。好事者为醵金建屋覆其垄。至今回汉经过必拜之。有祈辄应。(谢晓钟《新疆游记·甘肃道里及政治》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0年第1版)

   当代资料
··盖斯墓迁葬经过  
     聂一鸣
星星峡原有一座圣人坟(应称为“先贤坟”——编注),为阿拉伯式建筑,墓门外有横额,上书“西方先贤盖氏师之墓”。壁间悬挂阿拉伯文的匾联甚多。中间空地上放着一具遗骨,上面盖有几十层白布,都是过往的旅人敬献的。这就是著名的盖斯圣人坟(应称为“先贤坟”——编注)。据说,盖斯是唐朝贞观年间来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三个阿拉伯传教士之一,行至星星峡时病逝。后来,一些伊斯兰教徒就地把他的遗骨安葬了。
1939年夏,新疆省驻星星峡边卡大队在修建营房时短缺砖块,便将附近的盖斯墓拆毁,砖头拿去修建营房,匾联当了柴烧,骨骸竟被弃置山沟。当地的伊斯兰教徒敢怒不敢言。幸好当时星星峡有一名回族巡警叫杨茂春的及时联络一个名叫艾山的维吾尔族教徒,偷偷地将盖斯遗骨埋在山中。
1945年3月,哈密的伊斯兰教徒蔡建国、束毅初,打算重建盖斯墓。他们先征得各大阿訇的同意,然后向当局请示。二十九集团军总司令李铁军、专员曾勇甫、县长蔡儒祖等,为了笼络民心都表示支持。决定迁葬在哈密大营门,墓地由回王亲属捐赠,面积两亩多。迁葬具体事务由蔡建国、马俊杰负责。消息传出,轰动哈密。蔡、马即向各界募捐迁葬费,群众十分踊跃。经过三个月时间的准备 ,一切就绪。一九四五年六月二十九日这天,乃曼大阿訇及士绅、阿訇二十人,驱车前往星星峡。第二天入山起出遗骸。骸骨长约六尺半,胸胁有皮肉相连,颌下白须犹存。当地各机关工作人员闻讯自动到山里向遗骸致敬。
七月一日清晨,车到哈密。离城二十公里远处,道旁早挤满了迎候的人群。到了城东阿牙桥,人们更是挤得水泄不通,汽车只得暂时停止前进。教徒们争先跳上汽车,希望一沾先圣(应称为“先贤”——编注)遗泽。人越聚越多、简直无法维持秩序。乃曼大阿訇只好让车先驶进附近的一座维族寺里.
盖斯遗骨运到陕西寺时,尽管天色已晚,但寺内人头攒动,几无立足之地.教徒们纷纷伸手或抬或摸停放遗骸的抬轿.虔诚的老年人远远地站在墙角,感动得直掉眼泪.
七月二日把遗骸运到肃州寺.大家议定在七月四日举行奉安大典.公祭这天,各界代表全部参加.李铁军主祭.大家静默三分钟后举行“都瓦”(祈祷仪式).李铁军、乃曼大阿訇先后致辞.公祭仪式结束后,遗骸由几位大阿訇抬出大殿.抬轿的罩单是回王后裔白锡尔捐赠的,绿色毛葛□着通花,正中一座金顶,极其豪华.
殡仪前面是挽联祭幛,接着是四匹披着素彩的白马.马上驮着三十本《古兰经》,跟在马后面的是一座经亭,里面也放着<<古兰经>>,最后面就是盖斯遗骸的抬轿.
送葬时碰巧下了一点雨,按照伊斯兰教的说法,如果安葬是能下雨并淋湿坟坑,那就是最好的征兆.这雨给送葬仪式更增加了肃穆、神秘的气氛.
送葬的队伍排成了长龙,维吾尔族、回族、还有从山里远道赶来的哈萨克族教徒,他们举着用绸缎或白布自制的挽幛,神态极其虔诚.队伍由肃州寺北关出发,经得胜街、镇番街、绕道回城,进东门、出西门,再往北走二里才到达墓地.前面的人到了坟地,后面的队伍还未出发,这在哈密是前所未有的壮观.
    全城的店铺都停止了营业,伊斯兰教徒经营的店铺都横着马路挂了白布.
当日,省政府主席吴忠信还来信表示关怀.
盖斯墓为典型的拱拜形式,上圆下方,顶部用绿色琉璃瓦覆盖,四周是立柱长廊.墓门面南,盖斯遗骨就放在墓室正中央.墓地四周绿树掩映,流水环绕,环境十分幽静,确实是先圣[先贤]长眠的好地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哈密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哈密市文史资料 <第一辑> 》  1987年10月第一版)

··盖斯麻扎
《哈密县志》
盖斯麻扎 位于哈密大营门西南,又称“圣人墓” (应称为“先贤坟”——编注),亦名“绿拱拜”。相传,唐贞观年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派三名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他们是盖斯、吾外斯、万嘎斯。(略)。盖斯则于唐贞观九年(635年)殁于哈密之星星峡。坟墓用石块垒砌,草草埋葬。后来,哈密回王派人在星星峡为盖斯修了一座拱拜。
   《新疆图志》记载:“星星峡山麓有回纥墓。……土人为醵金建屋覆其垄,祷辄响应,匾额充栋。亦有施锦幛墓上者,恒积至尺许。”
    民国28年(1939年),星星峡边卡大队修筑营房,将拱拜拆毁,把砖拿去修筑营房。维吾尔族人艾山和警察局巡官杨茂春将盖斯遗骨掩埋在山沟里。民国34年(1945年)3月,哈密的伊斯兰教徒由蔡建国、束毅初等人发起,提出迁葬盖斯遗骨。此事得到国民党二十九集团军司令李铁军、哈密专员曾勇甫和哈密县长蔡儒祖等的支持。由蔡建国和马俊杰二人具体负责,经过三个月筹备,选好了地址(是回王后代施舍的)。6月29日,回城那满大阿訇率各界乡绅、阿訇共21人,乘汽车到星星峡。30日将遗骨起出。遗骸长约6尺余,胸部肋骨之间皮肉相连,颌下胡须犹存。7月1日清晨,车到离城20公里的黄田,那里已挤满了迎候的人群。到阿牙桥附近,更是挤得水泄不通,只好将灵床暂停在阿牙桥礼拜寺中,让这一带的伊斯兰教徒膜拜(应为“朝谒”——编注)。至晚,始将盖斯遗骨运至陕西寺举行祈祷。寺内人头攒动,几无插足之地。7月2日,又将遗骨迁至肃州寺 。7月4日公祭,省政府主席吴忠信发来唁电。由李铁军主祭,然后举行祈祷仪式。仪式后,遗骨灵床由几位大阿訇抬出大殿,灵床架上覆绿色绣花罩,正中一座金顶。
    送殡人群的前面为挽联、挽幛,随后是四匹白马驮着30本《古兰经》及经亭(里面也是《古兰经》),最后是安放盖斯遗骨的灵床。当天,细雨绵绵,上万人的送殡队伍中有回族、维吾尔族和从山区赶来的哈萨克族。由肃州寺出新城,经得胜街和镇番街,又绕道回城,进东门出西门,往北到墓地。沿街维吾尔族和回族商号横街挂着白幛,汉族商号也都摆设香案祭奠。
  盖斯墓高约10米,面南开门,下部方形,上部为拱式圆顶,顶部砌以绿色琉璃瓦。四周有廊檐,墓地四周有围墙,墙内栽种各种树木。墓旁有房屋数间,住有专人看管。(哈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哈密县志·第十九编·文化艺术》  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9年12 月第1版)   



玉门吾艾斯巴巴
明代史料
··《西域土地人物略》
佚名
嘉峪关西八十里为大草滩(其北广而多草)。滩西四十里为回回墓 (以地有回回三大冢,故名。迤北为钵和寺,寺西五十里为柴城儿)。墓西二十里为扇马城(中有二水北流)。 ( 陈高华编《明代哈密吐鲁番资料汇编》 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4年8月第1版)

··《西域行程记》
陈诚
(明永乐十五年正月)十八日,晴。早起向西行,南北皆山。约行七十里,地名回回墓,有水草处安营。 (陈高华编《明代哈密吐鲁番资料汇编》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4年8月第1版,杨建新编注《古西行纪选注》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7年6月第1版)

··《哈密分壤》
    郭绅
自肃州城西七十里至嘉峪关,嘉峪关西七十里至大草滩,番达千户哈剌那孩等住牧,自此分一路。由此而西,西有大钵和寺都指挥佥阿他儿等族,又有柴城儿、帖木儿等族住牧。大草滩西七十里,至回回墓 ,指挥哈六等族住牧。十里至一骟马城,指挥总失加等族住牧。(陈高华编《明代哈密吐鲁番资料汇编》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8月第1版)

··《进哈密事宜疏·吐鲁番夷情》
      桂萼
    自摆牙郎(即)为国之后,回回遂与吐鲁番合谋,战(占?)据哈密城,畏兀、哈剌灰二种,俱逃来肃州(略)。罕东、赤斤等卫番达,各住居沙州、瓜州、苦谷、扇马城、回回墓等地方,前时甚富庶,赖为中国藩篱。(陈高华编《明代哈密吐鲁番资料汇编》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4年8月第1版)

··《明史》
   张廷玉等
明初设安定、阿端、曲先、罕东、赤斤、沙州诸卫,给之金牌,令岁以马易茶,谓之差发。沙州、赤斤隶肃州,余悉隶西宁。时甘州西南尽皆番族,受边臣羁络,惟北面防寇。后诸卫尽亡,亦不剌据青海,土鲁番复据哈密,逼处关外。诸卫迁徙之众又环列甘肃肘腋,犷悍难驯。于是河西外防大寇,内防诸番,兵事日亟。
  赤斤蒙古卫。出嘉峪关西行二十里曰大草滩,又三十里曰黑山儿,又七十里曰回回墓,墓西四十里曰骟马城,并设墩台,置卒。城西八十里即赤斤蒙古。汉敦煌郡地,晋属晋昌郡,唐属瓜州,元如之,属沙州路。
洪武十三年,都督濮英西讨,次白城,获蒙古平章忽都帖木儿。进至赤斤站,获豳王亦怜真及其部曲千四百人,金印一。师还,复为蒙古部人所据。
永乐二年九月,有塔力尼者,自称丞相苦术子。率所部男妇五百余人,自哈剌脱之地来归。诏设赤斤蒙古所,以塔力尼为千户,赐诰印、彩币、袭衣。(见张廷玉等《明史·列传第二百十八 西域二西番诸卫(西宁河州洮州岷州等番族诸卫) 》)

·洪武中,太祖欲通西域,屡遣使招谕,而遐方君长未有至者。二十年九月,帖木儿首遣回回满剌哈非思等来朝,贡马十五,驼二。诏宴其使,赐白金十有八锭。自是频岁贡马驼。二十五年兼贡绒六匹,青梭幅九匹,红绿撒哈剌各二匹及镔铁刀剑、甲胄诸物。而其国中回回又自驱马抵凉州互市。帝不许,令赴京鬻之。元时回回遍天下,及是居甘肃者尚多,诏守臣悉遣之,于是归撒马儿罕者千二百余人。(张廷玉等《明史·列传第二百二十·  西域四》)


清代史料
··《秦边纪略》
   梁份
··扇马城,在肃州西,嘉峪关外。回回墓在其东,赤金城在其西,固西域之大道,番族所居也。自弃三卫,城遂倾颓,乃筑墩台,嘉峪分兵候望焉,明制也。有二水贯城西流,夷人往来必宿于此。今乌斯藏之爪牙据为营窟矣。扇马城①,俗称扇马营,在肃西二百三十里,嘉峪关西一百六十里。城东四十里有回回三②大冢。赤金卫在西八十里,旧为番族牙兰部所居。自土鲁番乱,牙兰部内附,安插于金塔寺,为筑城置戍,守嘹(“口”字边改为“目”字边)③于扇马城。今达赖喇嘛部落王建儿、绰力④兔合首气于此住牧焉。
   [校勘]
①灰、古本脱“扇马城”
    ②半、关本误“三”为“堡”,据四、灰、古、今本改
    ③四本误“嘹” (“口”字边改为“目”字边)为“参”,灰本误为“燎”。
    ④灰本脱“部落”,四本误“力”为“刀”。
( [清]梁份著 赵盛世等校注《秦边纪略·卷四·肃州卫·肃州近疆》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7年5月第1版)

··嘉峪关至赤金路程
     嘉峪关外西二十里大草滩。三十里黑山几,七十里回回墓。四十里扇马城。三十里三颗树。五十里至赤金城。
    或由大草滩北而西经大钵和寺,七十里亦至回回墓。( [清]梁份著 赵盛世等校注《秦边纪略·卷六》 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7年5月第1版)

··《万里行程记》
   祁韵士
余以乙丑(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编注)二月二十八日自京师启行,阅时六月,至七月十七日始抵伊江。……由双井西行,五十里至惠回堡。自此而西,回民比屋皆是,逆旅投宿,必询明始可卸装,否则一切未便也。(《西征续录》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杨建新编注《古西行纪选注》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7年第1版)


··《东归日记》
方士淦
道光戊子(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编注)三月十五日未时,自伊犁惠远城起身。(略)(五月十三日)住惠回堡,有城,树木好。(《西征续录》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杨建新编注《古西行纪选注》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7年第1版)

··《荷戈纪程》
林则徐  
壬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编注)七月初六日壬子,晴。巳亥出西安城。(略)(九月初八日)又二十里惠回堡,有堡城,乃乾隆年间官建,驻千总一员,兵一百名。此处有林木、水泉,颇为关外所罕。(《西征续录》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杨建新编注《古西行纪选注》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7年第1版)

··《莎车行记》
倭仁
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编注)正月二十日,挈眷赴叶尔羌帮办之任。……(四月十四日)(略)惠回堡宿,(五十里入玉门界)。(《西征续录》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杨建新编注《古西行纪选注》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7年第1版)


··《西征续录》
方希孟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编注)(三月)(初一日)又四十五里至惠回堡,番人沿南山而居,皆羌种,革履韦鞲(左边为韦字边),背枪挟弓矢弹飞鸟无不 中。堡内外皆回民,行台在西坡上,宽敞整洁。(《西征续录》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抚新日记》
袁大化
宣统三年(1911年——编注)(四月)(初九日)八里惠回堡,居民廿余家,黄草白沙中忽见绿树数行。堡南二里有惠泉,流经村中,清澈甘美,灌田三十里,耕作百余户。(《西征续录》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西行日记》
冯焌光
    光绪丁丑(即光绪三年,1877年——编注)(九月)二十六日戊寅,晴。巳刻考轩至,遂偕行入玉门界。途中时见猛兽,狼尤多。三十里红山子。二十里惠回堡,人家二十余户。(杨建新编注《古西行纪选注》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7年6月第1版)
                 

民国史料
··《新疆游记》
谢晓钟
(1917年)二月十二日晴,上午六时发惠回驿。仍行戈壁培土娄起伏。盘旋登降。御者呼为九沟十八坡。( 谢晓钟 《新疆游记·甘肃道里及政治》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0年第1版)

··西域先贤无爱氏师之墓
先贤与盖师挽尕师三位奉穆圣命报明唐皇来华盖师至猩猩峡归[真]
东鲁兖部寄籍淮安江苏补用知县崴贡生王青选敬献
中华民国四年仲春月立
(以上碑文,于2004年抄录于吾艾斯拱北内现存石碑)

··永志不忘
今奉公西来劝告汉回各族亲善。至肃州,闻嘉峪关外惠回堡有先贤无爱思之墓。闻讯后,于阳历五月三日,与马旅长子庄、秦参谋长省三乘汽车来游,查戡清晰。前有清真寺并回教坟地一处,现已平去矣。余询问当地住户,回人马云者言:“此地现在萧砚田手”。即与萧交涉买回,奈伊分文不取,使伊甥张锡岐及马云之甥马致善二人于六月八日将契约交来。约上系光绪八年经玉门县官卖给程姓者钱五仟文整。余将约收交肃州清真寺管业,嘱寺内立碑道谢萧姓。先贤于我国有功,政府通令全国军民人等保护古迹。故立此碑,永志不忘云耳!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上将参议、回部全权总代表  李公谨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十九日立
(以上碑文,于2004年抄录于吾艾斯拱北内现存石碑)


  当代资料
··吾艾斯墓
《甘肃古迹名胜辞典》
吾艾斯墓 位于玉门市清泉乡中沟村一队,地处古丝绸之路交通要道,明代即称之为回回墓,清时称惠回堡。(略)盖斯、吾艾斯和宛葛士3位使臣赴中国传教,因长途跋涉,生活艰辛,水土不服,盖斯病逝于猩猩峡(今安西境)吾艾斯病逝于惠回堡,葬于此。原墓地有大殿、长廊等古建筑,毁于清同治兵燹。民国期间重建,为直筒式圆顶琉璃瓦建筑,占地约1300平方米。现存石碑,系民国二十五年(1936)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上将参议、回部总代表李公谨所立。现有阿拉伯式建筑、突兀雄浑,是由省内外信仰伊斯兰教群众自愿捐资新建,占地800平方米。每年圣纪,瞻仰者络绎不绝。1989年玉门市人民政府决定再增面积2000平方米.(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甘肃古迹名胜辞典》 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2年5月第1版)。

··惠回堡吾艾斯墓 (节录)
  赵蔚祖       
沿河西走廊,顺古丝绸之路,西出天下雄关嘉峪 关,在玉门市清泉乡中沟村(旧称惠回堡,解放初更名新民堡),座落着一处阿拉伯式建筑——阿拉伯著名传教士、伊斯兰先贤吾艾斯墓(旧称惠回堡古墓、回回墓,亦称拱北)。
    吾艾斯墓总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平方米。有三进院落,前院为绿化区,面积1500平方米,院内苹果、梨、杏、杨,枝繁叶茂,植花种草,风景秀丽。中院有主体建筑阿拉伯拱顶墓室,顶高15米,面积20平方米,前殿面积50平方米。西有礼拜殿,面积50平方米,砖木结构,飞檐翘角,造型美观,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仿古建筑。后院为住宿地,设有接待室、宿舍等,面积200平方米。墓前,甘新公路似一条巨龙横卧东西。墓旁,一股股甘泉由石缝中涓涓淌出,汇聚成一条小溪。四周,田连阡陌,溢金流彩。举目远眺,祁连雪峰银光闪闪。
    吾艾斯墓在历史上几经沧桑,曾屡建屡焚,解放前夕仅存一座土冢古墓。1985年,东乡县建筑公司耗资3.8万元,修筑了阿拉伯式拱顶墓室。1986年,玉门穆斯林自筹1.5万元,修建了墓室前殿。市政府投资5000元,修建了接待室。1990年,市政府投资8700元,购买拱北四周3亩土地,修建了围墙。1991年,兰州、临夏、广河等地穆斯林集资2.2万元,新修了礼拜殿。多方资助,几兴土木,吾艾斯墓尚有如今规模。
惠回堡,是肃州(今酒泉)至敦煌的十八马站之一,曾住有数十户回民。除拱北外,还有一座清真寺,一处回族公墓。一些途经此地的中外穆斯林及游客,亦来拱北瞻仰,自明清以来,慕名前来的达官显贵留下的墨迹有些至今犹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上将参议李公谨、军政部长白崇禧、骑五军军长马呈祥、三十六师师长马仲英等在此也都留有足迹。拱北现存碑记:“民国二十六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上将参议、回部总代表李公谨执言:先贤于我国有功,政府通令全国军民人等保护古迹,故悬[立]此碑永志不忘云耳。”
解放前,吾艾斯墓由周克礼、马进仁等3户临夏回民义务看守。1958年,周克礼、马进仁等3户回民迁居新疆伊犁。1962年,有位东乡族老人(女)出于善念,悄悄的看守过一段时间。“文革”期间,拱北曾遭到破坏,一些碑、匾失踪。1970年夏季,新疆哈密“肃州坊”清真寺和“陕西坊”清真寺出于虔诚的信仰,派人来迁拱北,因意见不一故未迁成。1980年9月,一位名叫马星阁的老人(时年76岁),从临夏“出家”来此干“尔曼里”(祈祷),求得“脱离”(饶恕)。随着他的到来,拱北也逐渐旺盛起来,圣纪(穆罕默德生日)活动一年比一年隆重。每年在拱北参加圣纪聚会的多达五、六百人,他们主要来自3省(新疆、甘肃、青海)、7市(玉门、酒泉、嘉峪关、临夏、兰州、西宁、哈密)。甘肃省政协委员马国泰教主、省伊斯兰教协会常委龙二师傅及临近省、市的阿訇、教长、教主、毛拉等宗教界知名人士曾先后来此瞻仰、参加纪念活动并题词留念或赠送匾额旗幛。
惠回堡拱北,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据考,早在伊斯兰教创建初期,就有一些穆斯林遵照穆圣“你们寻求知识吧,即使远在中国”的教导,翻越崇山峻岭,踏破万顷沙漠,沿着陆上丝绸之路,或冒着惊涛骇浪,扬帆劈波,顺着海上丝瓷香料之道,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们带来阿位伯优秀的科学、文化和艺术,又把中国的四大发明,以及精美的丝绸、瓷器传入西亚,并介绍给欧洲。他们把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一些人为此贡献了毕生精力,死后埋葬在中国,成为殉教者,吾艾斯就是其中一位。
    唐贞观年间,阿拉伯传教士盖斯(即盖思、该思)、吾艾思(吴哀斯、吴哀思、吴艾思、外斯)、噶斯(噶心、罕戈士、干葛士、郭斯、万尕斯、艾比·宛葛素)等3人,奉穆罕默德之命,致书唐朝,经丝绸之路,来中国传播伊斯兰教,途中因水土不服,至猩猩峡,盖思病故,至惠回堡,吾艾思病故,唯噶斯一人到中原,完成了使命,后病逝于广州。这一情节和马通著《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第二章第一节“关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唐代传入说”相吻合。现拱北内幸存的三块民国时期的墓碑上也有类似的记载。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明朝地图记载,在赤斤蒙古卫以东,骟马城东南,嘉峪关以西,标有回回墓。公元1436~1506年(正统元年至正德元年)地图亦有记载。据陕西通志馆印《秦边纪略》载:“骟马城俗称骟马营在肃西230里嘉峪关西160里城东40里有回回堡大冢”。又载:“骟马城在肃西嘉峪关外回回墓在其东赤金城在其西”。《重修肃州新志》肃州四云:“回回墓墩在关西离城一百八十里因此处有回回三大冢故名”(注:关西指嘉峪关西)。《嘉峪关市志》墩台记载:“明朝嘉靖八年添筑的骟马城、上柏杨、下柏杨、回回墓、红泉等五座墩台,都分布于关西北方为当时必经之路的沿线。”以上地图、史籍、书刊记载回回墓地理位置与今吾艾斯墓现址皆相符。
1990年8月,玉门市人民政府把新民堡回回墓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市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我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本文撰写过程中,王玉文、吴周卿同志提供参考资料,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特致谢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玉门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玉门文史资料<第一辑> 》 1982年7月版)

··《嘉峪关市志》
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添筑的骟马城、上柏杨、下柏杨、回回墓、红泉等5座墩台,都分布于关西北方。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增筑的榆树泉、三条沟、火烧沟和古墩儿4座墩台,则是防范榆树泉山口的一线。(《嘉峪关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峪关市志·第十八编 文物古迹 旅游·五、墩台》 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0年第1版)
         ··玉门文物古迹漫谈(节录)
    张怀德
古城堡在玉门境内留存的不多,有一些已风化为几截残垣断墙,其轮廓依稀可辨。保存比较完好的有骟马城、西域城、上下回庄、惠回堡城等几处。诸如历史上很有名的赤金古城(汉玉门县地、延寿县地、明赤斤蒙古卫地)、靖逆卫古城(今玉门镇)今天都早已不复存在。其它如塔儿湾城、花海西沙窝古城、昌马堡城、报恩寺庙群、梁子沟屯庄、黄闸湾八墩城等,有的只剩一些土堆,几截残墙;有的只是一处什么也看不出的遗址。当然,这内中原因,历史的岁月风化是主要的,而人为破坏的因素也不能排除。在这些古城中,有的属于汉代,有的属于清代所建。既然在《肃州志》和《玉门县志》(清代版本)中有其记述,那么它在当时肯定有举足轻重的价值和意义。如在《肃州志》中这样描述惠回堡古城:“雍正五年建城,系靖逆通判黄汝镜建。城墙高约十丈,周围计二百丈,合一里二分零。开东门,有城楼一座,堡内设千总公署,驻防千总一员。城东有演武厅,堡内有防兵营房二百间……”为记述当时这座城堡及其战略要地的壮观场面,清诗人汪漋曾作《惠回堡》诗一首:
地启边关第一程,敦煌从此赋西征。荒原犹指番回冢,化宇今屯甲骑营。
山拥晓烟村店集,风吹沙径野泉清。升平万里游踪远,车马辚辚过堡城。(政协甘肃省玉门市委员会《玉门文史资料<第4辑> 》 1999年12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09: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