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78509|回复: 4

马元章给予这个时代的珍贵礼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19 19: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170719191451.gif

   “冬月初八是谁的日子?”

   “《沙沟诗草》里提到了那次地震!”

   “我二哥准备赶冬月初八的尓麦里过来……”


   每年临近这个日子的时候,不会少了这样的聚谈。安尤布的二哥回老家半年了,这些时日已经结束农忙,要赶尓麦里的日子回到云南,之后继续做烤肉的小买卖。这似乎是哲合忍耶的一个习惯,南方北方并无两样,我无数次听到这样的行程——“赶尓麦里走!”这次尓麦里是哲合忍耶第七辈导师马元章的纪念日,时光总是在这个时侯不由自主地拨回到1920年的12月16日(冬月初八):

   这一天,宁夏海原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震级为8.5级,震中烈度高达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至少23万人在地震中罹难。海原县超过一半的人未能幸免,十数个省(自治区)有明显震感。那天晚上八点多,马元章亲自领宵礼拜,拜后念诵《穆罕麦斯》,接着大地就开始震动,他和他的儿子都安详地归落了。
   之后,每年的冬月初八就有了纪念他的活动,人们或者聚集到甘肃天水张家川,或者来到宁夏西吉沙沟,又或者远赴云南的他郎、盘溪,没有成行的更多人则三三两人聚集在一起,念《古兰经》,赞主赞圣,缅怀先贤,并祈盼着能够继承他的奉献精神。我得庆幸我有过这样的经历,这种经历让我难以忘怀。

   体验过尔麦里的人,会对尔麦里的“主角”格外在意,接着会发现他有传奇般的经历:他经儒两通,兼顾诸子百家,他在动乱中成长,后却在回汉融通中竭力奉献,他用一生实践了爱国爱教,在西北民间人们都知道有个“马善人”。

微信图片_20170719191536.jpg


   他的青年时代,正值同治年间的大动乱时期。腐败的清王朝下人民活不起,活得毫无尊严,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让人民苦不堪言,不堪忍受的人民兴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起义,以太平天国起义为甚。西北马化龙、白彦虎以及云南杜文秀也在无可奈何下被迫起义,持续了十多年。那个动荡腐朽的时代,人人奋起反抗,身在云南玉溪东沟的马世麟积极响应马化龙的起义,同时给予杜文秀最大限度的支援。马元章作为马世麟的儿子,从小就有了关于生死的经验。东沟战役的一些细节,老辈人都能够说得细致入微:东沟大回村只是个村寨,叛回马如龙率领十万大军狂言“打下东沟吃早饭”,没想到一打打了三年半,如果昭通、寻甸等地的多斯塔尼(教众)遵老三太爷(马世麟)的口唤(命令),送足四年的粮食弹药,清军必然败退,粮食只够吃三年半,最后大家啃树皮,吃草根,一位老妇人最后搜出一把面做了个饼子带给老三太爷,他闻了闻,给了边上的人,没有一个人吃,最后大家都闻了闻又递回到老三太爷手中……同治十年,马化龙为挽救金积堡数万回民慷慨赴义,坦然接受了凌迟极刑,西北战局告负,马世麟深知云南的结局,秘密安排马元章及其弟马元超等一行十八人离开东沟,出走云南,时年马元章也正好十八岁,因此有了“十八鸟儿出云南”的格言。

   马化龙牺牲后,他的孙子马进城挑了担子。年幼的马进城被上了宫刑,充军为奴,远走汴梁城(今开封),“十八鸟儿出云南”的马元章经过各方联络,最终到了汴梁城,守候了马进城十三年,直到马进城因病痛缠身于25岁早逝,整整十三年的守候成就了他的忠诚。守候在汴梁城期间,传来马化龙的另外一位孙子马进西将被押赴北京上宫刑的消息,马元章心急如焚,没能救下马进城已经让他感到无比愧悔,此番不救下马进西,马化龙一脉就断子绝孙了,于是,马元章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全力解救马进西,最终冒着生命危险成功救下马进西,并尽心抚育其成长,成年后又为其娶妻安家,仁至义尽。在争取免除马进西罪名的过程中,马元章展现了他不一般的谋略胆识,马进西是清廷通缉的要犯,即便营救免于宫刑,但依然无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后马元章通过甘肃提督马安良向慈禧太后送交“求赦书”,晓以利害关系,正值“庚子事件”慈禧太后困苦不堪,不敢再有丝毫大意,最终赦免了马进西。

   这一幕幕惊心动魄,或许会让人产生一些错觉,马元章是那个“马善人”吗?我想,这正是他独特的魅力,他不仅慈祥普施,更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在一次次面临死亡的考验时,他选择了道义,是谓刚柔并济。

   马进城在汴梁城陨落后,哲合忍耶的重担压在了马元章的身上,这个时候的哲合忍耶已经快要到了崩溃的边缘,从乾隆年间的大屠杀到同治年间的大屠杀,无可计数的人牺牲了,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哲合忍耶只剩下星星之火。马元章好比是那一阵及时风,吹过这点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刚刚经历了“回乱”的清政府此时已将哲合忍耶判定为“邪教”,一旦发现就是杀头的死罪,清真寺、道堂、拱北被烧被毁,很多人被迫改教。面对残局,马元章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所到之处皆言鼓励宽慰之语,很多人因此重拾信心。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形势依然严峻,各地回民起义抗清,西海固地区受到影响,马元章及时上书固原提督邓增,义正言辞地解明当前局势,国家正是内忧外患,应该以大局为重,提出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的建议,避免了战乱,深得清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好评,并赠匾感谢。慢慢地,局面在好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常履行宗教功课,越来越多人公开了自己的信仰,后来,辛亥革命爆发,奄奄一息的清王朝宣告灭亡,哲合忍耶的苦难史翻了过去,民国期间,马元章肩负的哲合忍耶奇迹般地复苏,影响深远。

   经历了重重生死考验的马元章始终坚持走和平之路,行平安教门,不仅与各教派友好往来,与各宗教相互尊重,广交天下朋友,并且,哲合忍耶得到官方认可,有了信仰自由,那么,或许可以这样说:感人的不只是大灾难下的忠贞勇武,还有各个角落里传来的赞念。他也成为了那个时代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所到之处皆能引起轰动。

   据说,民国四年(1915)马元章到云南思茅上坟,当时的思茅还没有实行执政更替,府台大人听说马元章来了,盛情相邀,并请他题诗,马元章盛情难却,题写了如下一段:

灭族容易灭道难,殉道真品贯千古。
陇山既老一世雄,滇池何生百代英。
今后人称复兴镇,新兴街上贤德来。
渭水已老四朝相,孟津方作万相师。

   这首格言后被收入普洱府县志。后来,那个地方更换了无数名字,确实改名为复兴镇和新兴街。而他慨叹人老易逝,渴盼有后继之人的心情却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马元章的心里一直都承载着大的抱负。

   马元章写过大量的格言,它们或者还存在于某些石碑、门匾上,大多则只能在民间单子上找到,在民间一些格言收集整理后以《沙沟诗草》命名,除此之外,经儒两通的他还写下了不少阐释儒家传统文化的篇章,比如《道统论》便是对儒家从源头直至宋明理学的整个脉流的评述,可以看出,马元章继承了先贤王岱舆、刘智等人“以儒诠经”的道路,在刘智的墓碑上,马元章也曾题写了“道学先觉”的评价。马元章对历史的熟悉也为人称道,他写下的《鉴古训》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作出了精辟的评价,语言之精炼让人惊叹,寥寥数语中数千年的历史赫然呈现。这里试着从他的诗草和篇章中摘录几句,或可窥探其思路——

一、指点道德礼仪之贵重:
食睡逸欲人畜同
德道礼仪贵贱殊

二、解明行道之方法:
功修万般乃为返本
私欲一尽即是还原

三、点出同源同宗之道理:
起于泥止于土始终如一
发乎西汇乎东源流无二

四、评述兴衰成败之关键:
尧舜君民同心称盛世
夏周上下异德乃哀时


   纵览沙沟格言,随处可见马元章的自省诗句,“低头忧道弱抬头喜日升”,“虚度光阴四十有九,实践人道万分无一”,这些既是自省,更是自谦,一句句自责是他忧心道弱心坏,渴望未来的胜景,真可谓“先天下之忧而忧”。

   马元章始终主张化干戈为玉帛,避免纷争,并积极协调与官方的关系,主动与政界上层人士来往。据说,在他五十五岁生日时,慈禧太后特地写了“寿”字中堂送到沙沟为他庆贺。每逢伊斯兰节日便会发送穆斯林特有的油香,给回民发的是一份,给汉民则发两份,这大概算得上非比寻常的处事方法了,这样的特别让他深受爱戴。

   因在促进回汉共荣中的付出,他受到了汉民超乎寻常的礼遇:

沿途汉回均接待
汉回和睦无畛域

   在另外的格言里,也能够看得出当时回汉之间和和睦景象——“陇右为福地,回汉无异心。”或者可以说,在宗教界人士中,能够受到各阶层如此广泛认可的实属罕见,对最底层的人民来说,他不叫马元章,而叫“马善人”。他以粗茶淡饭为食,以谦和宽免待人,以严谨苛刻对己,他不以人的外在来衡量一个人,他常常将衣衫破旧的人奉为上宾,他常常施舍救济,他用亲情栽种起了回汉一心的花园。“马善人”让人念念不忘,以至于改革开放后他的后人到陇南走访时,由于外貌相像,一些汉族老人还在感慨——“马善人回来啦!”一个人的善能够在别人记忆中存储一辈子,这是莫大的肯定。

   他归落后,各方人士发来吊唁,上至国家元首,地方都统,下至各地教众均赠匾题字,充分肯定了他的一生。即将从他的故事里跳出的时候,突然感觉到一丝寒意,我发现我已经陷入他的时代,陷入在他绝妙的人生经验中,不愿意出来。

   “就像彩色的电视变得更加花哨,能辨别黑白的人越来越少”,那天,我突然听到这句歌词从那个老男人的口中唱出,有种触电的感觉。五彩缤纷的世界,五花八门的新玩意儿,人像上了瘾一样回不了宁静的世界,各自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有人一整天地塞着耳机听音乐,有人频繁寻找刺激,但像是约好了一样,不再关心别人。

   陷入自我的状态时,应该想到马元章的人生,他忘我的奉献,他承载了大世界的小世界(高贵的心灵)是给予这个时代的礼物,沿着先贤实践的道路继续行走,丢弃自性,克制私欲,尊重一切有美好情感和理想的人,那么,在精神上人们会找到共性。

   如此,未来是能够被指望的。

   我曾经去到盘溪,并专门去大龙潭,希望见到马元章题写的“壁上题诗笔动壁不动”(随从对了“潭中流水汤流潭不流”),但这么多年过去,已经很难再看得到,这里被开发成了公园,已经没有多少人还想得起来这里曾经留下过马元章的诗句。

后来,一位老人给我说了他对的那联——世上过客世过事不过。他的神情很特别。

是的,我们终究只是世上的过客,宛如石壁上这句再也找不到的诗句,终将在时光中消逝,永恒的惟有真理。正如《古兰经·时光章》晓谕的:

   “以时光盟誓,一切人确是在亏折之中,惟信道而且行善,并以真理相劝,以坚忍相勉的人则不然。”

   文章来源:方芒 时光之盟
发表于 2017-7-19 20: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冬月初八,每年都能看到这篇文章
发表于 2017-7-19 21: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辈为教门做出贡献是如此之大!!!!
发表于 2017-7-19 21: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太爷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财富
发表于 2017-7-19 22: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上过客世过事不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15: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