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86365|回复: 6

中华回族武术的保护与传承(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4 07: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171218065636.jpg


二、杨氏教门拳

     杨氏教门拳(以下简称教门拳)源自穆圣,随初祖赛典赤·赡思丁归顺元朝传入中国,随着天下太平群战技艺兵战拳流传民间,进入清真寺,由阿訇教授回民,在清真寺学武。教门拳是一代宗师杨公士鹏先生(1779-1870)在族内前人的基础上,倾其一生呕心沥血精研炼所创;是回族武术的代表和缩影;是传承于杨氏家族冶内外功于一炉,融武术气功于一家,集技击、养生、表演于一体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宗教特色的优秀传统武术故又被称为教门拳。至今已传七代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教门拳的创立者杨公士鹏先生出生武术世家,祖辈习武掌教,他在继承家传武艺后,以此为核心毫毕生心血将家传技艺进行精研加工提炼定型为徒手、器械、内功等创立了精微奥妙的教门拳。他不但将教门拳完善定型,而且将其推向高峰。其时他阿林(知识)高深,武功精绝达出神入化之境,独树一帜,名振一时,被时人称“模子棍小径枪,教门拳世无双”士鹏公时任三十六坊总掌教,一生掌教讲学武艺传家,并在清真寺公开向杨氏子弟传授教门拳,被后人尊为一世祖。遂将教门拳传其长子杨清先生(1811—1870),次子杨明先生(1817—1906),是为第二代传人。

     满清同治年间,以宁夏吴忠金积堡为中心爆发了大规模回民起义,并组成了标路十三营。特别是以杨清为营长的由教门拳弟子组成的“威虎营”英勇杀敌威震四方,只杀得左宗棠遭贬,刘松山丧生,清妖闻风丧胆,望旗逃遁。起义失败后,“威虎营”驻地杨家洼子寨被清兵攻陷,只有武艺高强者数十人奉命突出重围,余杨氏宗亲三千余人全部殉教归真,寨被化为灰烬,士鹏公与长子杨清抱经归真是年为同治九年(1870)十月二十四日。教门拳两代英豪为教归真,第三代传人杨公吉有先生(1858—1917),杨公吉忠先生(1860—1933),在二世叔祖杨明的保护下杀出重围,教门拳才得以流传到今天。
     经过同治之变教门拳从公开设馆传授走向所谓法不入六耳的神秘传授时代。三世杨公吉有先生遂将教门拳秘密传其子杨公生山先生(l901—1990),是为第四代传人。解放后杨氏家族人丁兴旺,生山公遂将教门拳传其长子杨金忠先生(1927—1994),次子杨金柱先生(1946),是为第五代传人。
223857ciuqcuffqu8zjiif.jpg.thumb.jpg

     杨金柱先生是宁夏吴忠三中教师,中国武术六段,吴忠回族武术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吴忠回族武术文化学校名誉校长。八岁随父习家传教门拳,艺成后又先后到武术大师张天洪先生的高足快手吴生保(大舅),硬功虎将赵伏堂及单头棍王何金德,武林泰斗杨耀钧诸先生处习武。金柱先生还精八极、教门弹腿、查拳、通备等回民拳种及形意,八卦、太极等拳械。先生积数十年艰辛之时日,集百余套拳械之精华,在家传武艺的基础上,准确、全面系统完整的整理出经过精研锤炼的教门拳。并总结出教门拳精要,使其理论精深,结构严谨,套路完整,内容丰富,养生健体,技击价值高的精微巧妙的教门拳。遂将教门拳传其子杨文玺、杨文舜、杨文瞾,侄杨文广、杨文明,是为第六代传人。
     教门拳第六代传人受命传授教门拳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回族民间武术社团——宁夏吴忠回族武术文化研究会、宁夏吴忠回放武术文化学校,杨文玺出任会长、校长。杨文舜为总教练,教门拳的传播现已形成了规模,宁夏大地上已开放出一支绚丽多姿,光彩夺目的教门武术之花。2009年4月21日,杨氏教门拳正式亮相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栏目,穆斯林武术文化首次进入普通老百姓的视野,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教门拳已经成为回族武术以及中国穆斯林一张靓丽的名片。

     杨氏教门拳第四代传人杨公生先生一九八六年斋月作的一篇序言中对教门拳的修炼者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修炼本门武技,必须精通文武医教,否则不成材。要敬畏真主,知感真主,拜主望主求襄助,拜主赞圣,沿真主开创,穆圣引领我们向伊斯兰金光大道前进,凡我后人及门人必须通此四道,四道通武功成,可为国家栋梁、民族瘠梁,教门中坚,成大器为人杰。[7]这充分体现了前辈们对门人在伊斯兰信仰上的关爱和要求,不愧有“教门拳”之美誉。杨氏教门拳是中华民族武术中的一块瑰宝,是中国回族武术中的一支奇葩;是中国回族伊斯兰教武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360截图20180314071125020.jpg


三、被遗忘的化龙拳

     化龙拳由哲合忍耶第五辈导师马化龙(1810—1873年,享年63岁)创立,并以其名字命名。化龙拳以天方拳法为主体,吸收中国拳法精华国粹,经融合后有所建树,升华成为具有天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共同体的拳法,并保留一些传统,与查拳、八极拳等精湛高明的拳种一样,融合了国粹精华的传承,经天方国和中国传统的整合升华后别具一格,正如一些拳师所传:“别忘了中国回回民族只是天方老祖公和中国各族老祖婆留下的根苗。”(当然回回民族中也有其他民族信仰伊斯兰后以婚姻、联姻而形成的共同后代。)由于化龙拳只在哲合忍耶部分人当中流传,鲜为外人所知,又以其极高的功力和许多传奇的民间故事传说,给化龙拳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哲合忍耶第一辈导师马明心——教内人尊称道祖太爷——是赛典赤•瞻思丁(穆圣27世孙)的第十七世后裔,即穆圣(愿主福安之)的第四十四世后裔。马明心的家族属于长安马家族,祖辈都是名门望族,商人和学者阿訇世家。
     据说:马明心的祖辈有在真回老人王岱舆(1584—1670,享年96岁)南京净觉寺念过经的海里凡,与真回老人弟子伍连成得到“真忠拳法”的传承;有在云南保山马文柄帐下学习的海里凡,得到赛典赤家族传承的“无极拳法”和“格物至拳法”的秘传;也有在刘介廉帐下学经的海里凡得到过“昭徽拳经”、“回回形仪拳法”等传承。
据说:马德新大阿訇在陕西大寺(现西安大寺)周一点大阿訇处念经当海里凡时曾得到“天方回回清真化归拳法”的传承,在他第二次朝觐回云南时曾任教东沟半年余,传授苏菲经典修炼实施和清真化归拳法。后才到大理杜文秀大元帅处,直到殉道前都与东沟三太爷马成麟(穆圣46世孙)论经和功拳切磋。
从以上这些传说中可知中国经堂教育还默默传述着天方武功,使得回回传承下的这一可贵民族文化遗产得以传下,不致消失。
083804vmvek3mtaqa4zaq1.jpg.thumb.jpg

     历史的车轮到了哲合忍耶第五辈导师十三太爷马化龙时代。众所周知,教内人尊称的灵州七巴巴(马化龙的曾爷爷)是属于中国伊斯兰大阿訇名师胡登州帐下再传弟子,除了经学学问外还是“太师拳法”——胡门拳派的传人。时光到了哲合忍耶的第四辈导师,教内人尊称为四月八太爷(马化龙的父亲)将教乘和知识传给三子马化凤,把道乘和拳法传给长子马化龙,他暗中调养,传经论武功,隐身办道称为暗藏的宝藏,饰身教外习武骑马射箭,习医练武。
马化龙尊古兰圣训,拜主施济慷慨大义,被民众称为“大善人”,又行医治病成了大名医,不收钱还治心病,导人于正道。1860—1862年兴盛了教门,传下了化龙拳法。
     一八七零年11月6日,满清政府屠杀回民,马化龙进官营受难五十六天,次年正月十三被凌迟处死,连同308家属受难,继而30多万教民受难。

     据传:马成麟曾与马化龙会面并安顿了十三件事情。最后一件就是“化龙点精”,把中国与天方为一体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化龙拳法”传承下去,不要失传淹没。云南杜文秀和十一位殉道者的老师满安国(郑定国)就是马化龙的学生,也是教门真知和拳法真传的第一代传人。于是化龙拳就在云南哲合忍耶中默默传承下来,直到云南墨江县回族村他郎清真寺的白玉山老人(第五代传人),以及宁夏马继慈医生(第五代传人)。
虽然第五代传人(一南一北)都已归真多年,但与他们交往切磋过的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大有人在。另外,化龙拳是东西合璧,不是取代而是融合升华而精一。把传统拳法融合天方拳,把中国传统拳法经过“化龙”以后就或许能找回一些特点和失传的精粹。

     马化龙担任鸿乐府千总(相当于武装部长)时招徒习经文,传承古拳以化龙,中国其他古拳也随着经堂教育汇集鸿乐府,如“胡太师中国回回拳功”、“白氏两府拳功”、北京牛街“天方拳”、东四两排楼“查拳”、什坊街“普寿拳”、安定门“法明拳功”等等。这些拳种的传承在化龙拳中都能找到蛛丝马迹,所以化龙拳等回族拳种大有挽救的希望。
     回回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不再属于外来异邦番客,继承中华文化抢救民族文化遗产也当是人人有责,与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一样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挽救濒临灭绝失传的回回拳种,保护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各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利国利教利民,为民族多样性的和谐增光添彩。

     为了挖掘整理研究回族武术文化,杨氏教门拳掌门人成立了吴忠回族武术文化研究会,挖掘整理了杨氏教门拳、汤瓶七式拳、心意六合拳、查拳、教门弹腿、八极拳、通备拳等回族人民所喜爱和经常练习的拳种。后来又成立了吴忠回族武术文化学校,将挖掘整理出来的这些回族武术文化继承发扬光大。
     回族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丰富最宝贵的遗产之一,是一项具有独特民族形式的优秀传统武术项目。她渊源流长七百多年来一直起着保护民族发展,反抗外辱,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为发展和丰富中华民族武术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25121np10hvzz08001s10.jpg.thumb.jpg
发表于 2018-3-14 14: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脉相承,不断流                              
发表于 2018-3-14 17: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文化遗产,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如果失传就真的是太可惜了
发表于 2018-3-14 17: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名族遗产 好好发扬光大……
发表于 2018-3-14 17: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继承,才能更好的传扬
发表于 2018-3-14 18: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传承下去!
发表于 2018-3-14 20: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护和传承是很重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8 21: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