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0367|回复: 0

【演讲】道乘的真正解释(六)——行道乘必须要交结明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9 22: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舍姆斯·伊斯兰
行道乘必须交结明第一,必须要交结有品位有品级的明师,就是要交结有明证,有感应,有奇迹的人,这样的人是道乘得到了全美的明师,他显现出来的是真乘的显迹,最大的显迹就是有许多的贵重,行道乘的人要知道道乘的真正的正意,真正的实质,和真正的行道乘的路和真正的行道乘的方法,以及能够辨别行道乘是行的对还是错,是会成功还是会失败,能够分辨这些以后,他才可能端行在正确的道乘之路上,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我们说的明师就是过来人,他已经经过了这个道路的过来人,他是道乘正意的掌舵之人,只要是交结了明师以后,他成为了一个跟随者,他行道乘就有了一个是非的标准,一个对错的标准,分辨成败的标准,他的心德就有了调理和校正的可能性,他的功修礼仪,所有的行持上都会有一个规范。在道乘的启程之路上,他就有了指引,有了保障,就如同一个出门远行的人,他有一个认识路的人作为他的向导一样。

一个沙漠中的人,如果有一个识路的商人带他走出沙漠,他就有了走出沙漠的保障,因此,有明师的人,他就有了成全的希望。有道乘的禀赋的人,他首先是得到了明师,加快了走上道乘之路的速度,而且缩短了他的旅程,凡是跟随道长谢赫行道乘之人,他就如同是飞行之人,跟随外哩行道乘之人,他就如同是骑马之人。

自己自以为是,自行其是的去行道乘的人,他就如同是在泥潭子打滚的人,所以自己行道乘的人,他就称为徘徊之人,打滚之人,道长在真主御前,一时胜过千年,圣人*有这样的一段圣训:真主御前一时,就如同今世的千年。所以自己行道乘之人,他的这种时间的差别就没有显现的可能,所以没有明师而自己行道乘的人,他一生一世都难以达到目的,很难得到成就,因为这个路他一生也行不完。

没有明师而一辈子行道乘的人,他所行的道乘对他没有任何的好处。除非是真主的白恩,真主赐给他一个识路的商人,一个向导,一个明师,在真主的这个白恩之下,他才有了调教,有了提拔,他才有了正确的方法,他才不受一些事情的打扰,也不会在一些事情上发生偏歪。

当有了明师以后,他就跟没有明师的人是两种情况,在比喻上,行道乘之人就如同是朝觐之人,他有充足的路费,他有举意,他也可以集结一部分,结伙同行,但是他没有一个认识朝觐之路的识路的向导,他就不可能达到朝觐的目的。跟随在表面上的人,自行其是,自以为是,自拿主张,不遵,不行,不传口唤的人,他只是一个外表的跟随者。

所以行道乘之人,他虽然有跟随有明师,但是他在口唤上不是遵、听、奉、行、传的人,他只是一个表面跟随的人,他虽然跟随了明师,但是他不寻求真理,不寻求导师对他的引导,而且在跟随中,对执掌真理之人的一些教导不以为然,而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所作的是对的,不接受真理的调教,他就不可能成为成功之人,也不可能成为全美的人。

在《托勒格》的经里面说:只有纯心之人,全心跟随之人,在两世不分不舍的人,而且全心侍奉的人,以真心坚守的人,以真情真意符合导师的被引导之人,他才可能有成功的希望。要是一个人能够成为全心之人,他真心跟随,两世不舍不离,而且全心侍奉,真心真情真意的遵循在教导之下,这样的被引导之人,他就具有了第一个条件。

第二、要做侧耳细听的人,少言寡语的人,不跟他的导师争辩,或者是自以为是,也不问,也不否定答复。而是完全听从教导,这样的情况下,他才可能接受真知,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就是说他真正的有一个谦恭的态度,他才会接受真知。

因为许多真知真理的东西,在一般的没有知识的人上看来,他不一定认为是正确的,甚至于认为是错误的,就像当穆萨圣人看到黑祖尔圣人杀一个无罪的顽童的时候,认识这是错误的,是干罪的,这就是一个表面的观察和认识,在谦恭的人上,他就要参悟到,这是真主的命令,是真主的意欲,而且有很深奥的机密在其中的,这样他才会接受真知的知识。

所以很多真知的东西在人们的思想里面不一定是被判断为真知,但是如果他服从于他的导师,听从于教导他的明师的时候,他就可能得到提拔。他就不明知故问,不明知试探,不明知而跟他的导师讲论争论,进行强词夺理,甚至表面听从,而心理不服气,这样的人,他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受益之人,得到指引而走上道乘的正道之人。

当他谦恭,谦下,从来都不坐在上位,随时都谦让,随时都以知礼顺情来应对,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勉强,而且有礼知礼,从来不失礼,这样的情况下,他才可能在跟随明师上得到明师的教导,接受明师的调教。在道乘的判断中,礼节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他什么都遵行的很好,但是没有礼节,这种人在道乘的判断中是被称为无义之人,他就没有义可言了。

因此,他首先要有一个礼节,对明师的礼节,对穆斯林大众的礼节,对所有的人他都必须具有一个谦恭的礼节。而且能够平易近人,从不刁难别人,也不烦难别人,而是涉身处世的与人交结,与人来往,而且不能够成为拜偶像的人,什么叫拜偶像的人呢?因为在树立一个人为榜样的时候,他就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偶像的形象,与人相违背的时候,一些违背的事情都可能成为一个偶像。

有些事情是无关大局,无关信仰的损伤,也没有什么大碍,但是在苏菲的教门里,认为这样的人他已经失去了礼仪,已经成了无义之人。所以在任何事情里面都不能树立榜样,除了把圣人和圣门弟子作为榜样以外,其他的任何人都不可以树立为榜样,其他的人可以欣赏,可以夸奖,也可以敬佩,但是千万不要把他树为榜样,成为偶像。

有些事情他违背了以后,也往往成为偶像,有些事情在违背了以后,在思想里面形成了一个障碍和疙瘩,事实上这个障碍和疙瘩已经成为了他的偶像,在这里有个小故事:有一个行善之人,他心疼所有的生命,当有一个蝎子掉到水里以后,他就用手去救他出来,这个蝎子蜇了他一下,他很疼,但是他第二次又去把他就出来,这个蝎子又蜇了他一下,他更疼了,他又忍着疼第三次把这个蝎子给救了出来,他行善的心不改变。

他行善挽救生命是他的一个本性,蝎子蜇人也是它的本性,蝎子不会因为他挽救生命的本性而去改变它的蜇人的本性。他也不会因为蝎子蜇人的本性而改变他挽救生命的本性。像这样的一个比喻,就说明相违背的事情就可以成为偶像,虽然无关大局,也无伤大雅,但是他事实上舍去了他自己的面子的人,他的德行的问题,他与人合群的问题,被人所理解的问题,他就摆脱了开玩笑的境地,摆脱以后他就毁坏了这个偶像。

第三、他的身心性命财必须交给他的明师来安排,死守奉献的举意和动机,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他就成为了真正的跟随者,就好像圣门弟子一般,圣门弟子的德行就是他们跟随圣人,至死不渝,至死都为真主作奴辈,作为圣人的辅助者,这样的人他是完全托靠于真主的人,像这样的人他就是真正的跟随了明师的人。

第四、誓以明师为守望,侍奉有一个时间性,三两天,一两周,几年,甚至一辈子,凡是侍奉终身的人,不弃不离,不弃不舍的人,他已经有了真主赐予的恩典和领受,成为有禀赋之人,就是对明师守望从生到死,永不分手,以明师为邻,并且一生一世,永不分舍,这样的人就称为是真正的跟随者。


他表面上有了跟随,有了领受,但是他的心里必须是跟他的明师是接近的,而且和他的明师的所有的一切情义都是难舍难分的,在这样的一个真情之下,他才是真正的跟随者,具有了这四种表现的人,他就具有了至大的主的恩典的显迹,这个显迹表现的最多的,最重要的,就如同是努哈圣人的船,就是说他已经有了正意和成全的恩典和领受,只有做到了这四条的人,他才是真正的跟随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03: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