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1156|回复: 8

[散文] 昆钢回族职工在逆境中坚守信仰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6 07: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昆钢回族职工在逆境中坚守信仰的那些事

节选自(中国回族学网)

    这些事多半发生在宗教被禁止的“文革”时期。

从宿舍到清真寺

宿舍礼拜堂

1973年初,追求教门的昆钢回族穆斯林,汇聚在一起,在昆钢员工金有才的小宿舍礼拜,宿舍位于昆钢厂区。宿舍只有7平方米左右,里面有两张床和一张桌子。礼拜的时候,把桌子放到宿舍外,礼拜结束后又把小桌子搬回宿舍。在造成国家内乱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切宗教活动都被禁止,回族礼拜自然也在被禁之列,所以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参加礼拜人数有10人左右。没想到这宿舍礼拜堂成了昆钢清真寺变迁的起点。

餐厅礼拜堂

随着礼拜人数逐渐增加,宿舍礼拜堂已不够用。经协商,礼拜地点由宿舍转移到昆钢回族食堂顶楼。顶楼存在安全隐患,礼拜地点又改在食堂大厅(餐厅)。然而,餐厅地板为水泥地板,跪拜时双膝冰凉,没有地毯铺垫,只好用松毛代替。为了不影响就餐,每次礼拜临时铺垫松毛,之后即刻收好备用,并定期更换,长年累月,如此往复,虽然消耗了教胞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参加礼拜的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而且逐渐公开化,活动频繁。

专用礼拜堂

无论宿舍礼拜堂,还是回族餐厅礼拜堂,都有诸多不便之处。固定而恒久的礼拜场所渐渐成为人们内心的炽烈追求。于是,回族穆斯林们开始着手筹划建设。众人赞同金有才阿訇将他的小宿舍改建成礼拜堂,自己搬回集体宿舍居住的提议。随后,大家各显其能,分头筹备改建所需的材料,他们找来了一些废耐火砖,油毛毡和水泥等建筑材料,堆放在回族食堂院坝里备用。

建盖礼拜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昆钢领导的默认,于是大家齐心协力参见建盖。马平文阿訇亲自上阵,带领挖土,砖工马兆慈、纳正德负责砌墙,热心群众利用休息时间来帮忙。彼时恰逢雨季,建盖过程中,塌方不断,历尽艰辛,终于在1974年建成了一个大约有40多平方米,能容纳三十人礼拜的简易专用礼拜堂。简易专用礼拜堂是昆钢清真寺的雏形。


072700dwy5yqg4i9gq6iqm.jpg


简易礼拜堂中学习的年轻人(左:马德 右:林智)

水房

1975年,巴基斯坦国穆斯林、新疆八一钢厂部分穆斯林到昆钢进修学习,昆钢没有像样的清真寺供他们礼拜。为此,马平文阿訇写报告建议昆钢公司建盖正式的安全的礼拜场所,供回族丧事、婚事、大小阿德、礼拜使用;专设牛羊肉供应点;办学校回族学生(主要是幼儿园)清真伙食;指定回族公用墓地,以免乱埋等四条建议。昆钢领导很快批示同意先解决前三项问题,坟地问题暂缓。然而,尽管有批示,落实起来并不容易。

1978年,国家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后,建盖清真寺得到了昆钢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昆钢设计处马盛举按伊斯兰风格设计,选址回族食堂背后的空地,建设资金全由昆钢拨付,当年落成。建好的清真寺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约170平方米,由大殿、厨房、水房、宿舍等组成。大殿可容纳约120人礼拜。由于认识不统一,这栋建筑当时不叫“清真寺”,而叫“水房”。[1]

2003年8月,“水房”管委会接到昆钢文件通知:“由于公司建设需要,‘水房’占地需要让出,搬迁到新的地方。”回族穆斯林以大局为重,支持昆钢领导的决定,将大红山片区原来的矿山化验室改建成清真寺(水房)。但由于大红山片区部分居民不同意,“水房”重新选址昆钢向阳路25号。

向阳路回族“水房”的选址确定之后,由昆钢公司联系十四冶建筑公司承建,部分回族穆斯林参与了建盖和管理,2004年9月30日破土动工,11月16日浇顶,2004年12月1日竣工并举行落成庆典。新址所在清真寺依旧被称为“水房”。

清真寺

1978~2008年期间,整整30年,昆钢清真寺一直被称为“水房”。回族穆斯林向省市相关部门反映:“水房”名称不伦不类,建筑没有体现伊斯兰风格,布局也不尽合理;希望将“水房”改为“清真寺”。

2004~2008年期间,经过“水房”管委会和回族穆斯林的不懈努力,“水房”才得以批准改名为清真寺。

2008年8月吉日,“昆钢清真寺”正式挂牌,昆钢全体回族穆斯林热烈庆贺,他们百感交集,感谢真主恩典,感谢政府、昆钢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中国回族学会会长、云南回族研究会会长高发元为昆钢清真寺题写对联“知荣辱爱国爱教构建和谐社会,遵经训修德修行守护精神家园”。高发元会长、昆钢统战办李正江主任、昆明市伊协马宗林会长、昆明市伊协马恩泽原会长等领导出席挂牌仪式。

昆钢清真寺经历了宿舍、餐厅、专用小礼拜堂到水房的多次变更和转换,终于变成了真正的清真寺。


发表于 2018-11-26 12: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知感真主的恩典,感谢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
发表于 2018-11-26 17: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有这样的局面,都是党和国家实施的一系列良好政策的结果,我们应该知感于这样的好政策,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穆民大众的人
发表于 2018-11-26 19: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老照片,竟然莫名其妙的有种心驰神往的感觉,现在的物质财富远远超过了那个时候,但是普遍的精神财富似乎反着发展了。
发表于 2018-11-26 19: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当年照片上的两位青年才俊,现在怎么样
发表于 2018-11-26 20: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坚韧者在考验面前愈加凸显
发表于 2018-11-27 09: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t 发表于 2018-11-26 19:53
看到老照片,竟然莫名其妙的有种心驰神往的感觉,现在的物质财富远远超过了那个时候,但是普遍的精神财富似 ...

大概那时候的人们更单纯一些,就是接触的信息量不太大。
生活要求也不太高。很容易知足吧。
发表于 2018-11-27 09: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t 发表于 2018-11-26 19:53
看到老照片,竟然莫名其妙的有种心驰神往的感觉,现在的物质财富远远超过了那个时候,但是普遍的精神财富似 ...


生活要求也不太高。很容易知足吧。大概那时候的人们更单纯一些,就是接触的信息量不太大。
发表于 2018-11-27 09: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t 发表于 2018-11-26 19:53
看到老照片,竟然莫名其妙的有种心驰神往的感觉,现在的物质财富远远超过了那个时候,但是普遍的精神财富似 ...

那时候人们的内心是平静的,生活水平大家都差不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01: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